美国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通话后受访时称,并没有听到对方使用“好自为之”一词。 1月24日,王毅与新上任的鲁比奥通电话。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中文新闻稿中提及,王毅告诉鲁比奥,“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应当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应当维护世界和平,应当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并指“希望你好自为之,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就“好自为之”这一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中国外交部的英文新闻稿则使用了“我希望你采取相应行动”(I hope you will act accordingly)的翻译。 鲁比奥近日在接受SiriusXM平台《梅根·凯利秀》主持人、前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播梅根·凯利(Megyn Kelly)专访时被问及此事。对此,鲁比奥回答说,“是的,有人告诉了我。他们(中方)玩的游戏有两点。第一,他们会发布(会谈新闻稿的)英文翻译和中文翻译,但两者并不总是重叠的”。 鲁比奥补充道,“(与王毅的)电话打得很直接,我基本上是说,你们是以中国的最佳利益行事,我们将以美国的最佳利益行事。我们是两个大国。在我们可以合作的领域,世界上可能没有我们不能合作解决的问题。在我们存在分歧的领域,我们有责任管控分歧,使其不会升级为灾难性的东西。但要明确(告知对方),我们要做这些事情”。 鲁比奥谈到:“我没有,至少通话时的翻译没有对我说任何我觉得过分的话。但他们还是推出了这些游戏。他们喜欢玩这些游戏。他们发布了这些翻译,用英文说的是一件事,然后又翻译成另一种意思。他们在中文翻译中使用了不同的词语:‘他(鲁比奥)被警告不要越界(overstep)’。” 鲁比奥称,“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如果他们这么说过,我会告诉他们:‘好吧,我也会这样对你说:也不要越界’。但那并没有发生。至少在通话中没有。或者至少他们的翻译可能不想如此翻译。但我们得到的新闻稿并非如此”。 鲁比奥告诉主持人说,“这很愚蠢,也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在未来作出的决定。你知道,中国想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想以牺牲我们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我们会应对这一问题。我们不想因此而爆发战争,但我们会应对这一问题”。 就川普政府对巴拿马运河提出的关切和要求,鲁比奥在长达1小时的采访中谈到,“几年前,巴拿马决定不再承认台湾,与北京看齐。随之而来的是向当时的总统政府提供了各种资金,用于项目和诸如此类的事情,但也有中国的投资。他们的主要投资之一就是在运河两侧入口处的两个港口设施,以及其他各种基础设施、起重机等”。 鲁比奥补充说,“人们会说,那不是中国。那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总部设在香港的公司就是中国政府。如果中国政府不控制你,你就无法在中国成为公司。这与关于字节跳动和TikTok的争论类似,每一家在中国或香港运营的公司,都受到中国的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中国的控制。它(香港)不再自治。政府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如果中国政府在冲突中让他们关闭巴拿马运河,他们就必须关闭”。 鲁比奥续称,“事实上,我毫不怀疑他们有这样做的应急计划。这是一种直接威胁。所以这是一个技术性细节。但实际上,如果中国想阻碍巴拿马运河的交通,他们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事实。在我看来,这是违反条约协议(1977年《巴拿马运河条约》)的行为。这就是川普总统提出的问题”。 鲁比奥称,“我们将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问题,我们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花费了巨大的生命代价和财力建造了它,还因为它违背了我们的国家利益。让我们花钱修建的运河被用作对付我们的筹码和武器,这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不能发生”。 鲁比奥周六抵达巴拿马,这是他作为美国国务卿首次出国访问。一位美国官员说,鲁比奥将于周日参观运河并会见巴拿马总统穆利诺(José Raúl Mulino)。穆利诺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盟友,但在向联合国抱怨川普的威胁后,排除了与美方就运河开启谈判的可能性。 穆利诺周四表示:“我不能谈判,更不能就运河问题开启谈判进程”。他强调,这个问题“已经封存。运河是巴拿马的”。不过,穆利诺政府已下令对负责运营运河两岸港口的香港公司长江和记实业进行审计。 就川普政府对运河提出的关切,中国政府已多次作出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上月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相关提问表示,“我们认同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所说,巴拿马主权和独立不容商讨,运河不受任何大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中方没有参与运河的管理运营,从不插手运河事务,一贯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运河为永久中立的国际通行水道”。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 03:04 PM , Processed in 0.0457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