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项关于中国国民午休习惯的调查显示,67.38%的人经常午休,30.49%的人偶尔午休,仅有2.13%的人从来不午休。事实上,午睡不仅是许多人的生活习惯,更是身体恢复精力和体力的重要方式。然而,错误的午睡习惯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986年的一项关于人类睡眠与觉醒节律的实验指出,人完全清醒的状态大约只能持续4小时,每4个小时就会感到困倦一次。在白天中,人们最容易犯困的时间段是凌晨1~4点和下午的1~4点。在这两个时间段内,由于受到生物钟的调控,人们会感觉非常疲倦,需要通过睡眠来恢复精力和体力。 适当的午睡可以帮助缓解疲劳、恢复精力,从而更高效地投入下午的工作与学习。然而,研究表明,过长的午睡时间可能会增加健康风险。 高血压风险:研究发现,在中老年人中,每天午睡≥90分钟的受试者相较于不午睡的人,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升高。随访结果显示,午睡≥90分钟的人群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了18%。 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31万受试者的数据,结果发现,相较于不午睡的人群,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上升了30%,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了34%。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午睡时间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钟南山院士指出,午睡是身体重要的“加油站”,每天午休半小时可显著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以下是适当午睡带来的三大益处: 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睡眠状态下有助于修复免疫系统。中午1点左右是睡眠高峰时段,此时午睡可以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免疫力。 延缓衰老和保护心血管健康:睡眠过程中,体内合成多种蛋白质,有助于延缓衰老。此外,适当午睡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猝死的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 促进脑细胞修复:即使是短暂的午睡也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增强记忆力并恢复其功能。 建议,午睡应在中午12~13点之间进行,最佳时长为15~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60分钟。除了午睡时间外,夜间睡眠时间同样需要注意: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每日睡眠超过9小时的受试者,死亡风险增加了2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则表明,每天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增加了15%。这可能是因为过短的睡眠时间会扰乱线粒体的生物节律,影响其质量和数量,进而影响寿命。 因此,成年人应保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可适当缩短至7~8小时。关键在于醒来后自我感觉良好。 老年人在午睡时还需注意以下三点: 避免立即躺下:午饭后不宜立刻躺下睡觉,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胃酸倒流。 选择合适的睡姿:建议采用头高脚低或右侧卧位等适合的睡姿,以利于血液循环和呼吸顺畅。 醒来后适当活动:午睡醒来后,建议进行轻度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恢复活力。 睡眠对于健康至关重要,但并非睡眠时间越长越好。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帮助恢复精力,还能带来多重健康益处。通过科学合理的午睡安排,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提升整体生活质量。记住,适度才是关键! 参考Yang, Min-jing, et al. "Association of nap frequency with hypertension or ischemic stroke supported by prospective cohort data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in predominantly middle-aged European subjects." Hypertension 79.9 (2022): 1962-1970.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5 10:48 PM , Processed in 0.0449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