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打车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接我的司机师傅聊了一路。 师傅出生于78年,余杭良渚人,自称农民。一路上,师傅向我诉说了众多感慨与不满,其中包括标题所示“DeepSeek跟我没有一毛钱关系”。尽管笔者并不认同这位司机的很多看法,但我同时认为他的看法是有一定代表性,值得记录与分享。 以下是对话的大体内容。 2000年初,师傅在家附近开卡拉OK,感慨钱太好挣了。他回忆当时自己的卡拉OK厅招了很多湖南小妹(没有地域歧视意思,纯记录),作包厢服务员,一个月工资也就800块。但当时的人就是很单纯,这些服务员通过陪酒给老板赚了很多钱,但从没有提过分成。一直到很后来,才出现女服务员和老板的酒水销售分成制度。 我提醒师傅当时加入WTO,制造业起来多了很多老板和管理人员,他们有能力去消费。他表示很认可,当时很多工厂起来了,来消费的人很多,因此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司机回忆当时自己的客人可以用很低价格把女服务员带出去,价格只有几十块,过夜也不过200元。我调侃师傅是不是人生没什么遗憾了,他接过我的话,表示自己该吃吃该玩玩都经历过了,对人生已经看透。他举例村里有些上年纪的人,年轻的时候拼死拼活,虽然有几个钱但没敢花,最后还是白活。 讲到自己现今开网约车的艰辛,他很公允地表示自己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顺风车司机和专门跑机场的司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睡在车上的,有单就开,没单就在车里睡觉。师傅大概想说乘客开门后觉得车内味道难闻,我补充了一个著名的表达:冬天打网约车,就像进入一个陌生男人的被窝。 他连连表示赞同,还提醒我不要打跨城顺风车,表示这些司机生活在车里,睡眠往往不足,开车迷迷糊糊。 师傅是余杭良渚人,附近是良渚文化遗址和国家版本馆,但提起这个5000年人类活动遗址,他满是抱怨,因为他们村因此无法被拆迁。 师傅自称是没文化的人,对良渚这样的历史遗迹毫无认可度,他甚至表示自己家里人从没去过西湖,因为那都是有文化的人去的地方。 师傅还很痛恨堵车,他给我打比方,如果晚高峰有人打车去延安路,他就会很生气,心里一百个不愿意。看得出来,作为郊区农民,师傅没有从城市化进程中获得满意的回报,火气有点大。 我提到最近杭州很火,出了deepseek这样的明星科技公司,结果师傅来了一句:deepseek和我没有一毛钱关系,只是很小一部分人得到好处,我们这种穷老百姓得不到什么。 接着他又说到网购,除了让自己多花钱就没别的作用,反而把经济给破坏了。我问他难道阿里巴巴对杭州发展的贡献不够大吗?他的回答是:对政府贡献大不代表对老百姓有贡献,阿里巴巴工资是高,但他招的都是全国各地的人,并不只招杭州人。 很显然,师傅认为大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高度一致,但并未惠及他这样的当地村民。 1.杭州AI六小龙正在成为一个广泛流行概念,以致于出现了杭州取代深圳科创中心的舆论声音,以致于粤省官方年初八开工讲话稿里提的三家企业,竟有两家都位于杭州——DeepSeek和宇树科技,足见广东大佬认识与当前舆论风潮之间的强烈共振。 但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并未根本好转,失业率高企,地方政府债务缠身,居民消费信心徘徊不前,这些情况还在继续。在此大背景下,无论官方媒体下场借明星AI企业以振国威,似乎无法获得像网约车司机这样的普通大众的共情。某种程度上,deepseek只是官方一厢情愿的自嗨,并未能击穿底层舆论场。在宣传上,大有“拔苗助长”的意味。 2.萧山机场登机口正在“强推”人脸识别登机,令我十分反感。在登机口,人脸识别登机方式居于登机牌和身份证之上,这直接导致整个登机队伍变得冗长。我忍不住上前问询,为什么会这么慢,为什么要把人脸识别登机放在第一位?地勤给我的回复如果你不愿意人脸识别,可以和工作人员说选择其他方式。 杭州是数字经济重镇,2019年之前一度提出过“环杭州城市圈”,这直接把隔壁的上海人给看傻眼了,此番大有独占AI科技发展鳌头的意思,就连飞机登机也力推人脸识别这种充满争议的数字技术,或许,这就是杭州发展的一枚切片:充满科技感又悬浮在空中。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6 08:20 PM , Processed in 0.0458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