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晚清龙骨的真相,细思恐极

2025-2-6 04:32 PM| 发布者: 无情海风| 查看: 102| 评论: 0

1900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庚子年。

那年,仍有逆行的勇士振臂高呼,为国而战。这其中有一位年过半百的文弱书生——国子监祭酒王懿荣。

庚子国难时,王懿荣奉命组织京师团练,直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他还派团勇巷战,拒不投降。那时,慈禧太后早已带上光绪帝,打着“巡幸山西”的旗号出城逃窜了。

此前,王懿荣曾有无数次机会避难。当洋人与义和团在天津鏖战时,王懿荣的儿子就为他寄来家书,请父母趁早离开京城。但王懿荣决意留守北京,只是命人开挖家中花园深井,供家人藏身。

在绝境中,王懿荣坚守到了最后一刻。北京失守后,他写下遗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随后,与夫人、儿媳投井自尽,壮烈殉国。

王懿荣的死,充满了一种悲剧的宿命感。

在殉节的前一年,他刚为一门即将震撼世界的中国古文字学敲开了大门的一丝缝隙。王懿荣的另一个身份,是甲骨文的发现者。我们不知,在他即将走到生命尽头时,是否曾捧着那苦心珍藏、蕴藏无限秘密的甲骨仰天长叹。

晚清龙骨的真相,细思恐极

王懿荣(1845-1900)。图源:网络

庚子国难的两年前,王懿荣生了场病,他到北京一家药店找大夫抓中药,其中有味药叫“龙骨”。所谓龙骨,其实就是有些年代的龟甲与兽骨。眼前这批龙骨,是河南农民不知从何处挖得后卖给商贩的,最终辗转成了王懿荣治病的药材。

要是一般人,回家就把药煎了,瞧都不多瞧一眼。可王懿荣酷爱收藏,是一位金石学家,在北京古玩圈小有名气,就连这做中药的龙骨,他都有兴趣把玩一番。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引爆了一个惊天秘密。

王懿荣将龙骨捧在手心仔细审视,忽然发现,这上面似乎刻有一种规律的符号。常年研究金文的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一种文字,而且比篆文还要古老得多。

他有病都不好好吃药,赶紧四处收购这种甲骨,进行抢救性收藏。

起初,药店都以为王懿荣只是想买药,就照着原价论斤卖,把龙骨卖给他。后来,他寻找有字龙骨的消息不胫而走,商人纷纷坐地起价,龙骨价格一度涨到每字银二两。

仅仅过了一年,王懿荣就从山东潍县(今潍坊)一位叫范维卿的古董商人手中购得了大批甲骨。

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甲骨上这些神秘符号代表什么,外界也不知道,这些甲骨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河南安阳。当地的老百姓在小屯村一带挖出这些龟甲、兽骨,往往将其放在水中浸泡数日乃至月余,洗净泥土后当作普通的龙骨卖给商贩,谁也没有注意到甲骨上的文字。

随着收购的甲骨日渐增多,王懿荣喜不自胜,他将好消息告诉好友刘鹗等京城古玩圈名人,还与上门拜访的朋友约定:“你给我多搜集些铜器上的铭文拓片。等我病好后,我要仔细研究,对照一下,有何相似,有何不同……”

这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第二年,“甲骨文发现第一人”王懿荣死于庚子国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6 07:36 PM , Processed in 0.0458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