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部电影,只有一个感觉,一切终于结束了。整个观影过程就像在受刑,我不停在昏昏欲睡和坐立难安两种状态间切换,这是我今年春节档看过的最差的一部电影。 我觉得按林超贤现在的水平,其实根本不该担任一名导演,而是更适合做执行导演或动作导演,因为他讲故事的能力实在太差了,或者说他这些年的作品几乎就没在意过故事,他要的就是炸爽了炸够了,武器够多火力够猛,满足他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的兴趣。 过去香港舞台太小满足不了他,现在北上内地,专注军事动作风格的新主旋律,几乎跟各军事单位和武警、公安、应急等准军事部门合作了个遍。有官方保驾护航,火力几乎不设上限,坦克飞机军舰潜艇都耍过了,枪火就更不要说了。但剧本却依然没什么长进,主旋律的认知和站位也还停留在喊口号水平,台词全是专业术语堆砌,没有任何叙事功能,也没有表达任何真情实感,他就想当个中国迈克尔贝。 看《蛟龙行动》,第一感觉就是审美疲惫,同一个类型拍来拍去,依然是制造危机-解决危机的单调模式,似曾相识的人物,既缺乏有魅力的人物弧光,又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导演像极了没调教好的机器人,透露出浓浓的冰冷感。 这算新主旋律吗?电影里管理处处有漏洞,设备时时出故障,前半段敌人甚至都没怎么攻击我军,自己就撞山深陷险境了。当然我相信导演不是刻意黑,他只是想大量制造危机感,以及最后一分钟反杀。但结果就是先进的新潜艇全程主要就是躲鱼雷,你不能又要展示先进,又要剧情反杀,导演感觉在处理这些设置时,脑袋完全不清醒,一堆乱码。 那怎么办?唱军歌呗,也不管船是不是要沉了,领导开始吹口琴了。唱首歌潜艇危机就都解决了,你说讲不讲政治吧? 故事是大杂烩,又要反恐,又要战斗,又要救援,整个电影信息密度很高,不断爆发各种危机,还要多线叙事,塞满140分钟。这种模式很像《反恐24小时》一类的美剧,危机套危机,不断变调,但一部电影这么拍就很乱。导演本来叙事就缺乏条理又不知节制,一下搞出这么多线头更是显得手忙脚乱。最后剪辑时又舍弃了很多必要镜头,剧情各种跳跃,都靠观众自行脑补。 编剧不思进取,视听语言也没什么进步,大场面就是航拍,一到战斗就是晃晕人的手持镜头,爆炸更是没完没了。整部电影里,大部分角色都面孔模糊,战斗更是完全让人脸盲,全靠喊名字。最后于适和黄轩还要靠额外附加的冷兵器打斗戏才有些存在感,维持了主角的身份。 关于于适,坏消息是这个档期他主演了两部烂片,好消息是这两部片烂跟于适关系不大;黄轩长得文气,其实不适合演硬汉,但他偏偏很喜欢演硬汉,其实像不像也无所谓,他没能增光添彩,倒也没拖后腿。 张涵予和王俊凯坐镇潜艇,算文戏担当。张涵予通篇就是皱眉头,一副严肃又没用的昏庸样,固执还不听劝,遇到关键抉择就甩锅下属王俊凯,感觉全靠参谋长的裙带保官。王俊凯这个角色算是电影里少有的还算有点生气的人物,但他更应出现在麦家的抗日或解放战争谍战片里,而不是现代战争片中。电影里的近未来,单兵飞行装置和刀枪不入的机器狗都用上了,咱们的潜艇还得依赖人耳听音。 锅还得导演背,所有问题都来自导演,大而不当、节奏混乱、剧情单薄,以及低级红,过去有高票房掩盖问题,这次算原形毕露,是来自香港的科技与狠活,不好吃没营养还要强装天赐有机,结果就是折磨观众。好在口碑不好,票房也差,也就是春节档需求大,外溢的一点票房还在照顾它的体面。这大过年的给人添堵,我还不如看晚会包饺子。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7 05:01 PM , Processed in 0.0440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