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在名胜古迹“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一带、距伦敦金融城不远的英国皇家铸币厂旧址兴建欧洲规模最大中国使馆,今天引发逾千人抗议,4名英国国会议员也到场声援,呼吁政府勿向北京低头。 保守党籍影子司法大臣詹里克(Robert Jenrick)致词表示,英国对内情报机关“军情五处”(MI5)已将中国列为首要间谍威胁来源; 一旦北京成功在伦敦兴建欧洲最大规模使馆,这座使馆也将成为欧洲最大型情报总部,没有任何自重自爱的国家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詹里克问,为何英国要提供北京尊荣、赋予威望,允许中国在如此崇高的英国历史地标兴建巨型使馆。 他批评英国政府向北京传达错误信息。 他问现场众人,上一次见到英国首相在众多摄影镜头前对中国领导人鞠躬哈腰,是什么时候。 詹里克指的是去年7月上任的工党籍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11月在20国集团(G20)巴西峰会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举行场边会谈时,开场致词主动公开提及他已指示中央部会首长介入,将使馆建案交由中央审议。 詹里克说,施凯尔已明确表达将尽全力促成此案。 他呼吁反对建案的众人写信给施凯尔及其他中央部会官员,强力表达英国绝不向流氓低头。 中国既有使馆位于西伦敦精华地带。 中国政府2018年购入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 Court)旧址及其周边超过2万平方米大片土地,以打造巨型新使馆,但两度遭地方议会否决。 地方民众、警方及情报安全机关曾基于国家和民众安全风险,以及巨型使馆恐成为中共巨型间谍、监控、跨境镇压及地下警察活动基地等理由,反对建案。 此外,使馆预定地地下有伦敦市区重要通讯电缆通过,也引发安全疑虑。 一旦使馆落成,其享有的外交保护将让外界难以窥探、干涉内部情况。 新使馆规模预估将是中国既有使馆10倍有余。 工党籍国会议员麦道高(Blair McDougall)指出,中国新建使馆争议是全球民主人权与独裁威权之间斗争的缩影。 他说,有些人自称是现实主义者,本质上却是失败主义者; 这些人说中国太强大、无法挑战,他和现场所有人要对他们说,这是错的。 麦道高呼吁英国政府拿出勇气,向中方明确表达:若要开设使馆,就先关掉新疆集中营;若要建案通过,就先解冻旅英港人在香港遭冻结的资产;若要英国对中国开放,就先打开监牢的门,即刻释放遭北京以国家安全法入罪的香港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 保守党籍前内政副大臣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说,当中共筑墙,在围墙后发生的事,绝不会符合英国利益。抗议中国巨型使馆建案的行动,究其核心是抗议中共散播压迫、恐惧和仇恨。 保守党前党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指出,一旦中国巨型使馆得以在此英国历史地标巍峨耸立,这相当于向众人展示,英国政府曾经令人遗憾地向极权、向流氓低头。 今天在中国巨型使馆预定地,下午2时许抗议活动开始前,现场已汇集超过1000名中国、香港、维吾尔、图博(Tibet,西藏)等旅英社群和异议分子,以及地方居民和“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等非政府组织代表,也有台湾人在场表达自由、民主、人权等诉求,并宣传台湾加入联合国。 国会议员们主张,中国政府应出售新使馆预定地、变更巨型使馆计划。 2022至2024年担任内政副大臣期间主责安全事务的图根哈特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说,无论是从中国使馆选址、建地规模或英国国家安全角度看,英国一旦放行建案,就是在向北京传达错误讯号,告诉他们可以继续现在的行为模式。 图根哈特呼吁英国政府清醒过来、面对现实,无论是中国或世界,过去10年已发生重要变化。 2010年代前期,英国曾标榜与中国的所谓双边关系黄金时代,当时各界的乐观期望可以理解,如今这样的乐观却已不合时宜,且是刻意无知。 他说,英国当然希望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推动合作,但这并非不计代价。 他问,为了便宜商品,“你愿意让自己的双手沾上多少鲜血”。 图根哈特接受中央社采访时说,现任英国政府所犯最大错误就是未适当遵循法定程序,各界看到的是首相施凯尔向北京屈服。 图根哈特说,英国政府应该要捍卫英国境内民众的自由,无论是中国新使馆预定地周边居民,或是旅英台湾人、香港人。 无论原本来自何处,英国境内民众都必须能享受自由; 然而,中国要打造的,却是用以压迫他人的巨型基地。 图根哈特副大臣任内辖下业务之一是拟订《外国影响力登记计划》(FIRS),他并主张将中国列入FIRS“加强管控”等级。 问他为何现任英国政府将FIRS的实施时间从去年延至今年,图根哈特回应,至少在他去年7月卸任前,他知道的情况是 FIRS“已准备好上路了”。 下午3时许,现场传出一阵骚动,一名参加抗议活动的女性遭警方拘捕,引发部分民众群情激愤,追着警察跑,高喊“放她走”、“耻辱”,并围堵警车。 过程中,人群推挤导致部分民众跌倒,周遭则有人指责警方推挤拉扯、粗暴对待民众。 警方否认,并强调有摄影机录影存证。 一名警官告诉中央社,被捕女性违反公共秩序法(Public Order Act),未遵守警方对抗议活动空间的法定限制。 大约同一时间,另有抗议民众疑似昏迷倒地,引起一阵紧张。 伦敦都会区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曾以使馆预定地处于交通要冲,周边空间恐不足以容纳抗议群众为由,反对中国使馆建案。 参与规划抗议行动的各社群和组织表示,今天就是要向各界证明,使馆前的抗议人潮确实会造成警方压力、波及民众安全。 警方傍晚公告,共计两名示威者因涉嫌违反公共秩序法遭拘捕。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9 12:16 AM , Processed in 0.0453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