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刻,我们已经从甘迺迪街(John F. Kennedy St.),走到艾略特街(Eliot St.),天气阴,摄氏零度C的气温,我把围巾围更紧,把毛线帽从包包里拉出来戴上,包住耳朵。但早已习惯乌克兰冷天的Volodymyr倒是不为所动。不管春夏秋冬,哈佛校区还是常见走路与骑脚踏车的学生,零度C的气温不会阻止我们来上课。 但Volodymyr向我坦诚,他来到哈佛内心不是很自在,因为他的兄弟都还在战场上厮杀,他人却安然地走在美国名校的校园里,我感觉到他因为自己能享有相对安全和相对稳定的片刻,产生道德上莫名的罪恶感。那么,如果如此心心念念都是战场上的同袍与国家的存亡,又为什么想要暂时离开战场,远赴美国?我忍不住问。 “如果没有知识与科技,我们在战争中,无法生存。” 2022年,Volodymyr在战场上受伤,左后腰部遭炸弹碎片击中,他穿著黑色套头毛衣,从毛衣下缘往上拉起,让我看他的左下背部,一个长约20公分、宽约2公分的长条型伤口,左上右下,就划在他的左后腰际。他说他现在身体已恢复地很好,但想到同袍心情就很沉重,而长官要他暂时离开战场进修,他会服从,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更重要的任务。 “战争开始时,俄罗斯军队深入我国领土,距离我国首都只有15至20公里。我们设法摧毁了他们的大量装备和部队,将他们击退,维护我们的国家地位。然而,在成功的喜悦只是一开始,战争后续转变为一场与时间拉锯的冲突,战争越拖越久。分析情势,我们意识到这场战争不会很快结束,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我们的指挥部决定投资于持续教育、创新,和所有为了胜利所需的知识工具。这样的战争策略,不但适用于单兵,也适用于武器、技术和装备的发展。我就是因为这样才被派来这里上课。” 俄罗斯、中国、朝鲜与伊朗已经结盟,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这场战役扮演提供武器与军力的角色。乌克兰则高度仰赖美国与北约的协助。有如第三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泽伦斯基总统和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札卢兹尼(ValeryZaluzhny)都承认了这一点。这场战争不再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它涉及白俄罗斯、朝鲜、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波兰和许多其他国家。” 多国的角力,使战争更加复杂。 “你的敌人不是用逻辑思考,他们的思考没有逻辑。” 当下的战争,必须使用精准武器,以人工智慧操控的致命性自动式武器与无人机最具杀伤力,但除了科技武器、人工智慧,Volodymyr更担心俄罗斯将开大门,使用核子武器; 科技所带给俄罗斯的机会,令人担忧。 根据2022年的《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报道,到目前为止,尽管仍存在道德上的争议,但俄罗斯、以色列、韩国和土耳其已部署具有自动化能力的武器,澳洲、英国、中国和美国也正在大力投资开发,致命性自动武器的规模和功能正不断扩大。这一切已经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是正在发生。例如俄罗斯已经在乌克兰境内部署了以人工智慧(AI)驱动的卡拉什尼科夫 ZALA AeroKUB-BLA徘徊弹药,而乌克兰则使用也同样具有自动化系统的土耳其制Bayraktar TB2无人机。外交政策杂志报道,这些武器与传统的无人机不同,它们具有自行导航的能力,并可选择目标。尽管人类仍然可以最终决定是否打击,但战争科技正朝向使这类武器越来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这类武器非但无法可管,还可能会助长大规模暴力,若再加上人脸部辨识技术,就可针对特定个人或群体,实施政治暗杀和种族清洗。在我与Volodymyr对话的过程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他表达对先进武器的忧虑,与强烈的学习动机。 “透过技术和主动防御的战略,我们才能赢。乌克兰的军力在战场上无法与俄罗斯的规模和资源相匹配,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不对称作战。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以便宜、有效的无人机扮演关键角色,彻底改变了军事科学。事实证明,机载、地面和海军无人机在战场上会更加安全、更有效。” 若从“道德”的层面来看,“战争”永远是错的。但战争若以“和平”为目标,并且不过度使用武力、不伤及平民、不报复战俘⋯⋯是当前各国面对不得不战时的最大公约数。 “我常用一个比喻来解释我们的动机。想像一下,如果有人闯入你的房子,杀死你的狗,袭击你的家人,还把你绑起来,你还需要等到什么特别的动机才要反击?我说的这一切都不是假设的情节,这样的暴行正发生在布查(Bucha)、马凯耶夫卡(Makariv)和伊尔平(Irpin)。” 并且,交战双方,也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方。 “乌克兰的历史充满勇气和韧性,我们将战斗,不仅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也因为我们是对的。” 课都还没上完,Volodymyr就已经告诉我他课后的规划。 “2022年夏天,我受伤了。从身体上来说,我现在感觉好多了;但在道德上,我感觉不太好。我是跟部队所在的战场请假来到这里,这次课程结束后,我将回到他们身边。” 当普京在2022年开攻乌克兰,全球媒体涌进战场,原本一开始,乌军也认为可以把俄罗斯的残忍传播出去,所以愿意协助国际媒体采访,但后来却变了调。Volodymyr曾经也被指派,带领国际知名牌媒体进入战地采访,把第一手消息传到全世界。一开始他也相当正面,觉得有挑战性,因为记者所站的位置、走位的过程、访问的对象、镜头拍到的范围,都是为了要将战争现场用最戏剧化的方式呈现,把战争的惨烈或俄罗斯的残忍,透过摄影机传送到全世界。但有时记者报道的重点会令他困扰。他担忧这些耸人听闻的报道可能会无意间暴露自己的弱点。 “我才带过采访的地点,一周之后,就被轰炸,死伤无数。” Volodymyr对此感到厌烦不舒服,有的是媒体,有的是其他国家来的政治人物,要去墓园致意、要去看殉难士官兵的家属、有的要去看孤儿、有的是学者要来做研究,有人采访完就想找地方吃乌克兰风味餐,他说有时就像战地旅行团。 “你对美国新总统川普有何期待?”我问。 “美国一直是乌克兰的榜样。在过去川普政府时代,我们获得了关键武器,帮助我们在 2022 年初击退了俄罗斯的进攻。我认为美国现在面临2个选择,他们要做决定:1. 改变路线(不再支持乌克兰),冒著欧洲、中东和台湾会崩溃的风险。2. 支持乌克兰,维护国际法,确保民主国家得以生存。” Volodymyr与我继续走著,现在我们走进了室内一楼,穿过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沿著楼梯往下走,经过餐厅,闻到咖啡香,此时人多起来,室内温度也暖起来,所以我把帽子和手套脱了。但我们的话题还没结束,又继续边走边聊著,谈的北约。 这几天北约新任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与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会面,提醒川普如果乌克兰的问题被以和谈收场,并且如果和谈的内容是俄罗斯、朝鲜与伊朗也乐见的,那么可能就会鼓励中国的习近平对台湾有更激进的行动。北约不断推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程,过去两年的确对乌克兰的战力带来负面的影响。 “北约目前的战略已经过时。乌克兰现在已经站在先进科技武器的战争前线,面临无人机、状态意识(situational awareness)以及网络中心的作战的攻击,北约应学习乌克兰的经验,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Volodymyr认为,战争摧毁人性,但世界各国却刻意忽略俄罗斯残忍的一面。 “我看到了世界的不公义──对于违反人性的战争罪相当冷漠。当俄罗斯把我们乌克兰的孩子强行带离父母身边,各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没有追究普京的责任,甚至还是继续与普京连袂,在各式各样不同的国际活动中出席活动。” 作者:Kolas Yotaka,现任“移动能源公司”共同创办人,前总统府发言人、行政院发言人、立法委员、记者、主播。Kolas Yotaka拥有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高阶主管教育。也是作家、译者。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10 10:59 AM , Processed in 0.04677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