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报道,科学家近期揭露,根据1991 年至 2023 年间地震数据的分析,地球内核形状正在发生变化。 地球内核是一个高温、由金属组成的固体球体,被液态外核包围。早前的研究显示,地球内核的旋转方向在 2010 年左右开始放缓,并逐渐呈现相对于地球的逆向旋转。如今,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内核形状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形的证据来自足够强烈的地震波,能够穿透地球中心。 《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期刊近日发表的研究,科学家透过对比来自不同时期的地震波,确认内核表面发生了变化。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教授约翰·维达尔(John Vidale)表示,内核形状变化的观测结果或将有助于理解内部动力机制。 该研究发现,某些地震波的振幅变化显示出内核表面可能存在地形起伏,甚至可能像山崩般发生滑移。这些变化可能是液态外核对固态内核施加压力的结果。 “这几乎就像科幻小说一般。”维达尔对《CNN》表示。“内核的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截然不同,它的时间尺度、材料和力量都极为特殊。但透过地震波的分析,我们正在揭开内核的神秘面纱。” 科学家分析了来自 42 个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岛地区的地震,并追踪了 168 个震波。这些数据显示,地球内核的旋转变化可用来估测其相对位置,进一步识别内核表面的形状变化。 内核的旋转与地球磁场的形成密切相关,磁场则是保护地球免受太阳辐射的重要屏障。随著内核形状变化,科学家希望进一步理解这对地球磁场的潜在影响。 维达尔指出,液态外核正在逐渐缩小,而固态内核则持续从外核吸收熔融金属,这一过程可能已持续数十亿年,并将在未来继续进行。“最终,当整个内核完全冷却并固化时,地球的磁场可能会消失。”维达尔补充道。不过,这一变化可能还需要数十亿年的时间,远在人类寿命范围之外。 地球内核变形的持续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理解地球内部运动如何影响行星的演化。美国罗格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副教授宫崎义(Yoshi Miyazaki)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这一研究为内核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推动未来更多相关讨论。 近期科学家发现地球内层形状正在改变。 图:截自“x”@SPACEdotcom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11 09:41 AM , Processed in 0.0451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