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边写论文, 一边求职; 一边看懂王新闻,一边悲观; 一边听周杰伦,一边活着的; 人类学学生。 最近看社交媒体上一直在讨论川普对于联邦科研基金中的Indirect Cost的降低,以及各类高校的回复。只听到各位学者哀嚎一片,大佬们一边抗议一边难过,所以这个indirect cost到底是个啥呢? 今天来聊一下。 首先叠个甲,我说的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但我对Indirect cost有独特的倒霉经历,所以也算是有些背景知识和来自于倒霉经历的理解。 NIH和NSF是美国两个主要的联邦基金来源(还有一个农业的,但我们专业主要是申请这两个)。NIH是医学/生物学和公共健康类较多;NSF基本是全学科的。这两个基金在填写项目预算时,包含两个主要的方面,直接(Direct Cost)和间接花销(Indirect Cost)。直接花销顾名思义,就是一切基金标注的可以用的类别,比如,差旅费,食宿费,科研助手费,学生和博后费用,实验花销等;间接花销则比较笼统,我戏称为学校收取的过路费。这一类主要是根据你所在学校的要求来收。 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某老师申请10万刀的科研经费,他所在的学校要求的间接花销为60%,那就意味着要收取6万刀的过路费。那最终NIH或是NSF拨款的时候就会给16万刀,其中10万刀到老师的经费卡上,用于科研;6万刀则会打给学校。 间接花销分为多个分类,如在校的间接花销(on-campus rate),和不在校的间接花销(off-campus rate)。如果一个项目大头都是在本校进行,那意味着研究期间,会使用校内各类资源,所以就需要支付在校的间接花销;如果一个项目主要在校外进行,那就需要支付不在校的间接花销。一般这两个类别需要选择一个,详情需要咨询学校管理联邦基金申请的办公室。通常情况,在校间接花销会比不在校的贵一些。但是不在校的花销也是给学校的(哈哈哈哈有些精明)。 目前我了解的学校里,多数都是收取50%到70%的间接花销。那么如果懂王成功降低了NIH和NSF的间接花销比例,如新闻上说的,降低到15%,那么可能发生什么呢?依旧是10万刀经费,因为政府要求,现在NSF和NIH只能支付1.5万的间接经费,那么老师总共拿到了11.5的拨款。但是如果学校坚持收取50%的间接花销,且不松口,那么学校希望拿到的就是5万刀的过路费。我大概推测,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老师自掏腰包补上差额,但仍旧有10万刀的经费;二是老师从拿到的10万刀里拿钱补差额。 我们也看到了,确实有不少学校跳出来说,不愿意改变间接花销的比例。所以如果联邦基金的比率真的调低了,学校也真的不松口。那么无论学者们怎么补差额,结果都差不多。要么个人资产缩水,要么科研经费缩水。反正都是一个结果,本来就不富裕的教职生涯,雪上加霜了。 此外,也因为这种经费的间接和直接花销类别,学校在招聘上也表现出三种倾向。一,美国高校招聘中,老师履历中,经费战绩有时会大于发表。因为经费会给学校带来额外的收入,此外,一般有了经费,肯定会有成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二,高校招聘中,很多教职岗位只发9个月的工资。很多已经在美国读博士的同僚们大概也已经知道了,我们博士生的工资也是9个月。一般暑期的三个月没有钱,需要自己找活,比如去教暑期课程,或者被老师雇来当研究助手。作为贫苦学生,省省也就过去了。但作为需要养家养实验室的老师们,面对9个月的合同该怎么办呢?答案是,申请经费。经费中有个类别是,给自己发暑期工资,但一般不会高于日常的薪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科研岗位因为经费问题被取消了,因为如果间接花销的政策真的实行了,老师们可能没有足够的钱来运转整个研究。当然申请经费不是唯一的选项,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以后可以聊。 三,R1和R2类大学,科研都会重于教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确实能感受到明明项目很不错,但有些老师的教学确实很不走心。因为,他们,可能,都在,忙着,社交和写本子。社交也是为了写本子。学校和系内也会更侧重于经费,因为过路费。老师们写本子,也是为了发工资和升职。 整个高校的运行其实很需要这些经费的过路费,我也有听说,这些过路费收的多的话,学校和系内也更容易给新来的老师很高的启动资金。 那么从我个人的申请联邦基金的经历来看,能感受到学校和系内的重视,以及中间可能产生的花销。我们学校是,在提交申请的之前,需要跟校内某办公室预约一个会议,来提前审一遍材料;如果是人文社科类,那么大概率会用到伦理审核。伦理审核会有专门针对联邦项目的审批流程,需要工作人员和审稿人进行伦理风险测评。我猜测这个系统也是需要买和日常维护的(我们学校的伦理审核就已经换过两个系统了)。这所有流程都需要办公室,人员,水电和电脑系统等等的资源,我猜测这部分也是需要这些间接花销来维护的。 至于我的倒霉个人经历,就是,我在申请的时候其实没有特别明白间接花销这个概念,只是对着前辈们的建议来写经费。然后,我没有意识到间接花销的比例是经常会有变动的。刚好我提交了那一年,我们学校涨了比例。而我没有及时的下载最新的文件来查看,所以导致钱来的时候,我的间接花销差了一些钱。 然后学校给我发邮件问我怎么补差价?为了减少流程麻烦和保证科研经费的完整性,我们跟基金会说明了情况之后,因为数额比较小,也没有要求他们补上(毕竟是我填错了比例),所以我自己付了。 也因为这个经历,我一直对要申请的学弟学妹们强调,一定要去读最新的比例!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间接花销的解读。让我们持续观望。 希望大家都有资金支持来做热爱的事业。 2025,一切顺利,万事胜意。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18 07:30 PM , Processed in 0.0460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