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中国航空公司“特价机票不得低于200元”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机票限价”再度引发讨论,其背后是近年来日益加剧的中国民航业“低价”内卷。 有微博认证的航旅界人士在微博称,多家航司应有关部门要求,不得出售低于200元(人民币,下同)的机票。有关部门将对票价进行严密监测,发现违规售票将给予警告。 对此,《新京报》向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川航、吉祥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求证,均表示“未收到相关通知”。 不过,在多家航司APP或小程序以及OTA平台搜索特价机票发现,特价机票裸价已鲜见低于200元的价格,但也有如华夏航空的部分航线机票裸价仍低于200元。 据报道,外界对机票价格消息关注的背后,是近年来日益加剧的民航“低价”内卷。以新年假期后至今价格为例,部分热门航线机票价格已低至三折乃至一折出售。 业内人士表示,航司竞相低价的现状下,航司之所以有时宁可“亏钱也要飞”,是综合衡量了成本和可能收益后所做出的选择,但假如票价严重低于成本,长期来看无益于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中国民航专家林智杰表示,实际来讲,机票一直是政府限价的,从来都不是完全市场定价。春运暑运就算市场再火,经济舱机票也不能超过全价。 另外,一家航司的从业人士表示,给“机票限价”这个事情,在民航出行旺季时是没有必要的,原本就已有经济舱全价这个上限管控。 低价内卷之下,为什么航司哪怕亏本都要坚持航班飞行? 对此,资深民航专家郭佳表示,飞机与汽车等其它交通工具有所不同,其影响因素构成较为复杂。首先,一家航司获得一个航线飞行权限后,如果长时间不飞所得权限会被剥夺。另外,还与其飞行成本构成有关。 对一家航司而言,其运营成本包括多个方面,一般可以大致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有飞机购置或租赁费用,机库、维修基地、训练中心等基础设施投入费用,航材维护费用;可变成本则包括航油成本、起降费用、机组人员成本、餐饮服务费用、销售费用,此外还有保险费用、航材储备成本以及需支付的碳排放税、噪音治理等环保支出。 报道称,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严重供过于求,只要有航司能亏得起,率先以地板价卖票,其它航司也不得不跟进杀价,陷入行业内卷漩涡。 图为一架中国国航班机(Thomas Lohnes/Getty Images)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0 02:24 PM , Processed in 0.0451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