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活科学》(LiveScience)网站报道,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捕捉到一个年轻恒星向外喷发能量的惊人景象,这颗恒星照亮了周围的原行星盘(protoplanetary disk),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一个新太阳系的摇篮。这项重大发现已刊登于《天体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这颗被编号为HH 30的年轻恒星,属于赫比格-哈罗天体(Herbig-Haro object)—— 由年轻原恒星喷发的气体与周围物质碰撞,产生冲击波而形成的明亮气体团。HH 30距离地球450光年,位于金牛座分子云(Taurus Molecular Cloud)中的LDN 1551暗云内。 天文学家正密切研究这个气体团,期望能解开尘埃颗粒如何与巨大喷流互动,最终形成行星的奥秘。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尘埃颗粒直径仅百万分之一米,约等同一个细菌大小。较大的尘埃颗粒多集中在星盘最密集处,而较小的尘埃颗粒则分布更广泛。” 恒星的形成需要数千万年,从浓密、翻滚的尘埃和气体云,成长为温和发光的原恒星,最终形成像太阳这样巨大的核融合(fusion-powered)天体。科学家推测,行星的形成如同滚雪球般,是尘埃和气体颗粒在数百万年间不断碰撞、黏合的结果。 为全面掌握HH 30的特性,研究团队整合了多项观测数据,包括韦伯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阵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ALMA)望远镜以及哈伯太空望远镜的长波段观测资料。由于HH 30的原行星盘呈侧向,让科学家得以观察从毫米至微米尺度的尘埃粒子运动轨迹。 观测结果清晰呈现了尘埃在星盘中的迁移路径,以及它们如何在密集层中聚集,逐步构筑行星的基础。科学家还发现了多层气体结构:一层来自恒星喷射的强劲气流,其他则源自更广阔的锥形外流,这些外流被反射恒星光芒的星云环绕。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观测数据揭示了HH 30是个充满活力的天体,从微尘到巨大喷流,都在这个新行星系统的形成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韦伯望远镜捕捉到年轻恒星HH 30的“彩虹”影像:粉紫色喷流、橘黄色盘状结构和蓝色星云,暗示著新行星系统的诞生。(图撷取自ESA/Webb, NASA & CSA)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0 02:41 PM , Processed in 0.04541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