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落幕,德国让世界重燃希望! 墙内自媒体麟阁经略文章:同样在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次,德国人没有站在错误的道路上! 刚刚过去的周日,德国大选终于落下帷幕。代表中右的CDU(基民盟)不出意外地大获全胜,一跃成为得票率29%的第一大党。并且,排名第三的社民党领袖舒尔茨也表示全力支持组阁,这意味着CDU党魁梅尔茨将无悬念成为下届德国总理。 梅尔茨的胜出,也标志着以魏德尔为首的德国极右翼自由选择党(AFD)被排除在下届政府之外,因为他明确表示不会和极右翼组阁。这位普京的同情者、川普的崇拜者,将被踢出权力中心,扔进历史的垃圾桶。 为什么同为右翼,梅尔茨却和AFD视同水火?其实,两党在内政方面的分歧并不大,但魏德尔却坚持在欧洲东线和世界和平遭遇21世纪最大危机的时刻下,选择分裂欧洲、放弃乌克兰和川普沆瀣一气,这令德国所有主流政党痛恨。 也就在几天前,德国的邻国奥地利也完成了新政府组建。在那里,极右翼甚至是第一大党,可依旧被其他政党联合踢出内阁。川粉们畅想的“右翼回潮”并没有发生,反而在法国、德国、英国这些主流的欧洲国家一败涂地。 梅尔茨在选举前就承诺,将比上一届政府投入更多力量来支持乌克兰和欧洲自卫,同时团结欧洲盟友,共同抵御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一个工业强大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领导人能有这样的觉悟,不仅让欧洲,更让世界重燃希望! 90年前的德国人曾堕入深渊,而今天他们却站在了正确的历史道路上。梅尔茨或许有能力让世人相信,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利益优先”的丛林游戏,基于道义和共同理念的国际秩序并没有绝望。 曾经,是美国人为迷途的欧洲人点亮前行的灯塔。而今天,美国人却深陷泥潭。一个自封国王的小丑,就那么堂而皇之地入主白宫,背信弃义、为侵略者摇旗助威、狠狠羞辱美国人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 美国并非没有梅尔茨这样的政治人物,如果把魏德尔女士比喻成德国版川普,那川普在共和党的头号政敌黑莉,则和梅尔茨一样,是一位真正右翼。然而,这样的人在美国的制度下却被埋没,本该边缘化的极右翼却走上了政治舞台。 乱世成就英雄,梅尔茨能否扛起欧洲道义的大旗,完成这代人必须担负起的历史责任,将影响着人类的命运——我们要进入弱肉强食的世界,还是相信道义自在人心! 延伸阅读:梅尔茨称应独立于美国影响 强调欧洲防卫自主 来源:德国之声 根据德国选务机构的初步计票结果,联盟党拿下近三成选票,赢得联邦大选。美国总统川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保守派的胜利对德国是好事;不过,有望成为下一任德国总理的梅尔茨严词批评美国,认为德国应独立于美国影响。 梅尔茨认为,川普政府对欧洲命运可说是“漠不关心”,而欧洲有必要在防卫上独立于美国,尽快强化自身。 德国联邦大选结果大致底定,基民盟(CDU)/基社盟(CSU)的联盟党取得约28.5%的选票,极右翼的选项党(AfD)超过20%,当前执政的社民党(SPD)则约拿到16.4%。一如选前预测,联盟党领袖梅尔茨(Friedrich Merz)有望成为下一任总理。 选后,梅尔茨在德广联(ARD)的节目上表示,他正在密切与很多国家的领袖沟通:“对我来说,尽可能快速强化欧洲是绝对的首要之务,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独立于美国。” 梅尔茨认为,从美国总统川普近期的言论看来,这届美国政府显然不太在乎欧洲的命运。他对北约的未来提出质疑,强调欧洲必须尽快提高防卫能力。 梅尔茨进一步批评特斯拉老板马斯克(Elon Musk)插手德国大选、替极右派背书,质疑来自美国的干涉激烈和戏剧性的程度,跟俄罗斯相比不遑多让。 各国领袖怎么说? 梅尔茨大肆抨击美国,但川普评论德国大选结果时,仍表示保守派得胜对德国、对世界都是好事。 23日,川普在“真实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写道:“正如美国一样,德国人民厌倦了多年来盛行、缺乏常识的议程,尤其是在能源和移民问题上。”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已向梅尔茨致贺电,并强调希望跟德国一起创造出“强大、具有主权的欧洲”。英国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亦对梅尔茨表达祝贺,且同样表示将与德国新政府深化关系。 北约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则向梅尔茨喊话:“欧洲必须提高国防支出,而你的领导将是关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祝贺声明形容,德国的选举结果代表“选民清楚表达了心声”。这周恰逢俄乌战争爆发满三周年,他也重申欧洲必须“有能力捍卫自己”。 此前,梅尔茨曾表态支持提供“金牛座”巡弋飞弹(Taurus)给乌克兰;乌方已向德国提出要求多年,但肖尔茨政府迟迟未同意,担心此举可能导致俄乌战场局势升级。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4 06:21 PM , Processed in 0.0444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