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一名44岁的李姓女子2年前因家庭变故,患上了“神经性厌食”,身高158公分的她体重仅剩32公斤,相当于8岁儿童体重。家人心疼其骨瘦如柴,在医生建议下插胃管,鼻饲营养液后,每日加喂高汤、肉、蛋羹和米糊等“爱心营养餐”,不料李女乏力感明显加重,出现心悸和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 综合陆媒报道,入院就医时,李女的血钾指数2.56mmol/L,比正常人低近40%,血磷指数只有0.43mmol/L,肝功能损伤,血小板、白细胞都在减少,并合并肺炎、胸腔、心包、盆腔等都有积液,多脏器衰竭。重症医学医护团队及临床营养科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明确诊断为“再喂养综合症”。 在进行抗感染、稳定生命征、纠正电解质等治疗后,重症医学医护团队又在临床营养科协助下,为李女制定限制性能量摄入、缓慢增加热卡摄入的营养方案。经过1周的精心救护下,李女症状好转,肝功能正常,水肿消退,生命迹象稳定,顺利出院。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生黄水文表示,再喂养综合症是在长期饥饿后提供再喂养(包括经口摄食、肠内或肠外营养)所引起、与代谢异常相关的表现。再喂养综合症是一种潜在致命疾病,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急遽恶化,甚至致死,如心脏衰竭、呼吸衰竭等,需警惕以下预警信号: 早期:乏力、手脚麻、尿量减。 紧急: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抽搐(立即就医)。 再喂养综合征高危人群: 神经性厌食者、精神障碍者、酒精与毒品滥用者、行减肥手术或肠切除术者、经历饥荒者、肾功能衰竭或血液透析者、重症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女子2年前因家庭变故,患上了“神经性厌食”骨瘦如柴。(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exels) 针对此类患者,居家喂养牢记3个关键步骤: 1、慢慢加量,别著急 刚开始每天按体重补充10-20大卡/公斤(比如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从500至1000大卡开始),逐渐加到25-30大卡/公斤。千万别突然吃太多米饭、肉蛋。 2、饮食分阶段,从软到硬 初期(虚弱期):喝米汤、稀粥、菜泥等好消化的食物,少糖少盐少油。 恢复期:慢慢过渡到正常饭菜,但蛋糕、奶茶等甜食要忍住。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4 09:19 PM , Processed in 0.04542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