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过限制国内流动性来捍卫人民币的策略,正在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影响,挤压银行,并加剧债券基金的损失。 彭博社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本(2)月大部分时间都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使资金回笼,透过加剧人民币的稀缺性,来支撑人民币。但是这样的行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银行纷纷囤积现金,不再借给竞争对手,投资人出售债券来筹资,债券基金也面临损失。 中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周一(24日)触及12月以来最高。 中国各银行现金短缺的最新迹象是,回购协议贷款大幅减少。知情人士透露,2月中旬,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将回购市场贷款较去年同期的每日平均减少约3分之2。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表示,如果银行的现金借贷压力持续增加,且成本进一步上升,可能会限制银行发放贷款和支持经济的能力,怀疑收紧资金的局面是否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针对报道,中国人行没有立即回应。 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现金短缺来得不是时候。短短2个月内,他们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较11月降了约4分之1。监管机构去年底也开始限制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储蓄的比例下滑也给存款带来压力。 7天期银行间回购利率一直远高于中国人行自己的逆回购利率,这是市场的关键支撑点,根据《彭博》汇整的资料,上周2项利率每天都优超过半个百分点的利差。 与此同时,官媒《中国证券报》指出,截至去年2月中旬,投资债券市场的中国基金超过一半在今年初陷入亏损。这些基金受到流动性紧缩的严重打击。 由于投资人出售债券换取现金,由于对中国AI新创DeepSeek的乐观情绪,以及中国政府重新支持民营企业的迹象,人们对股市的兴趣再次升温,这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德邦证券分析师吕斌在报告中写道,固定收益基金产品表现不佳,导致在他们股市情绪好转时容易受到前在资金外流的影响,这可能加剧债券市场的抛售压力,带来恶循环风险。 中国银行、债券基金遇上连锁反应表明,中国捍卫人民币的决心成为投资人面临的问题。中国人行9月推出的刺济政策,预告宽松货币政策时代来临,但在那之后,央行担心过度宽松会给人民币造成压力,影响货币训练。 (彭博社)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2-25 01:25 AM , Processed in 0.0471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