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QS榜单上清华医学专业冲进全球前60、港大牙科跻身世界第二时,一个隐秘的医学教育"洼地"正被华裔家庭疯抢。 它学费不及英美零头,录取不看国籍年龄,毕业生年薪碾压硅谷码农,却因第一年淘汰率80%被称作"欧洲衡水"。 这里不产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但盛产"铁饭碗医生":疫情期间,法国医护毕业生就业率逆势达98%,比MIT人工智能博士还高3个百分点。法国医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医院预签合同,起薪直接对标金融精英。 谁说学医只能“氪金烧命”?巴黎街头的中年母亲们微微一笑:“我们卷娃,只选性价比最高的赛道。” 有一段日子非常沉迷医疗纪录片《人间世》,感动片中医生救死扶伤的伟大,感觉世间真的再没有一份工作可以比美医生对地球的贡献,真心羡慕当上医生的地球人。 读大学选专业时,死活不肯听父母话选医护职业,因为讨厌母亲带回家的刺鼻消毒药水味,曾经与父母对着干的我,却在年纪大后,竟然后悔没有投身医疗行业,除了有诸多机会贡献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长,去到哪儿都不怕。
移居海外三十余年,有次和法国同事聊起当中文老师时遭遇的歧视与委屈,她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有一天我移民国外,就算法语是我的母语,我也不会选择教语言,因为这不是一项技术活,生活不容易。” 她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我心里。我开始反思,如果当年在大学时选择了工科或医科,拥有一技之长或专业资格,今天的我是否会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被局限在教语言的狭窄领域里? 尤其是疫情之后,全球对医护人员的需求激增,未来即使AI再强大,也无法替代那种充满人性关怀的医护照料。这种“热血情感”的职业,或许才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选择。 人到中年,我正如万千的华裔妈妈,既然无法再前进去拼另一项职业,唯有打算把梦想寄托给自己的下一代,应了那句激励自己,不如卷娃。 我家孩子在法国上高二时,正逢疫情席卷全世界,法国各行各业停工停薪,一大批想要升学就读飞机师和工程行业的法国高中理科生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恰巧媒介高呼法国面临医护人员严重短缺问题,我开始在孩子耳边扇风说在法国当医生是保障有饭吃的行业,加上孩子又特别喜欢生物和化学,因此他毫不犹豫填报了法国医学院志愿申请。 可惜,人生总有遗憾,无法事事圆满。当孩子收到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却选择了放弃。他坦言,自己无法承受医学院的考试压力,觉得记忆力不够强,担心熬不过第一年那场残酷的淘汰试。 作为母亲,我尊重他的选择。毕竟,我见过太多人满怀希望地踏入医学院的大门,却最终在高压下黯然离场。成功的例子固然令人羡慕,但失败的阴影也同样真实。或许,人生的路不止一条,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法国读医是不少华裔家庭的首选,相比起英美,加拿大及其他国家,法国医学院真是香馍馍,占尽优势。 一.费用低廉,减轻经济负担 法国公立大学由政府资助,本地和欧盟学生每年仅需170 – 450欧元(约3,000 – 6,000人民币),而国际学生每年3,000 – 7,500欧元(约2.3万 – 5.8万人民币)。 相比美国公立每年35万 – 60万人民币,私立高达80万人民币的高昂学费,法国的医学教育成本极具竞争力,让医学生毕业后无需承担沉重的学贷压力。 医学教育费用(换算成人民币) 二.录取机会公平,不限制国籍 法国医学院对国际学生开放,不像某些国家限制非本国公民申请。许多来自欧洲、非洲及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顺利入读法国医学院,并最终取得行医资格。 例如,我的伊朗籍家庭医生便是23岁才来法国学法语,一年后便进入医学院,足见法国对国际学生的包容性。 三.无年龄限制,学习进度自由 法国医学院对申请者没有年龄上限,且不限制留级次数。有些学生因考试未过多次留级,甚至30岁、40岁才完成学业。 有一位法国人埃里克·莫雷特(Éric Maurette)45岁才进入医学院,2018年以56岁高龄在法国的圣布里厄(Saint-Brieuc)的伊夫-勒福尔医院(hôpital Yves-Le Foll)担任眼科实习医生,大器晚成, 印证了法国医学教育的灵活性。 四.直接升学,节省时间与成本 在美国,想要进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先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才能申请医学院。这意味着,从高中毕业到成为一名执业医生,通常需要至少8年的时间(4年本科 + 4年医学院)。 而在法国,学生高中毕业后可以直接申请医学本科,跳过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大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学生在27岁时就已经成为一名牙医,而他的美国同龄人可能还在医学院里苦苦挣扎,距离正式执业还有好几年的路要走。 五. 高薪职业,社会认可度高 法国医生收入远高于普通职业,医生不仅社会地位高,且工资水平在法国名列前茅:
相比法国建筑师、工程师、教师等职业,长达5-7年学习,其年薪仅仅20,000 – 48,000欧元(15万 – 37万人民币),远远低于医生收入。 "在法国,医学生淘汰考场上哭得最凶的不是落榜者,是税务局——毕竟少个医生,就少个年纳税20万欧的大户。" ——《费加罗报》2025医改特评 了解了法国医学教育的诸多优势后,我们来探讨如何进入法国医学院,以及入学机制是否“卷”。 申请法国医学院的基本要求 在法国,任何希望进入医学院的高中生,都必须在高二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高三时才能通过法国高等教育招生平台 Parcoursup 申请全国36所医学院的医学相关专业(MMOPK): 申请时必须在平台上考核,考试通过优良者才能申请,之后再以高考成绩作为筛选。 对于国际学生,必须通过 Campus France 平台申请,并提交法语语言证明(TCF/DELF/DALF C1或C2级别),简洁有力的简历及动机信(阐明学医动机、职业规划)。面试通过后,平台会将申请档案转交目标医学院审核。 资料来源:🥖 Tu es étranger et tu veux faire médecine en France ? - Hermione 法国医学本科的两种入学途径 法国医学本科第一年被称为**“选拔年”**,新生需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途径进入医学专业,并在第一年末参加严格的淘汰考试。 上课与淘汰方式 法国医学本科(PASS/L.AS)第一年竞争激烈,有些医学院会要求学生到校半天听课,有些大学则完全采用在线形式,允许学生远距离上课,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学习。 其实,上课并不是考试过关的核心,最重要的是课后复习和巩固知识,很讲求学生的自主,自律与成熟性。因此很多家长会提前帮孩子找补习班,通过私人辅导来监督学生学习及帮助学生考试过关。 第一年的学期考试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考试,而是全国范围内的严格选拔赛,淘汰率超过80%。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笔试与口试,靠拔尖的排名成绩才能进入医学院继续修读第二年,正式成为医学院学生。 根据头一年的淘汰通过率计算, PASS学生2021年成功升入二年级的概率是LAS学生的2倍。 PASS学生:36%(2021级新生,共8,800人)。 但是2023年,法国共有25,000名学生注册PASS课程,其中只有4,500人升入医学二年级。据此计算,医学专业的PASS通过率仅为5.5%。 若说法国的医学生是"天选打工人",那他们的成长轨迹堪称一场精密设计的生存游戏——从高中毕业到穿上白袍,需要历经十年淬炼,跨越三重关卡。 这套被戏称为"医学马拉松"的体系,既是精英教育的缩影,也是法国医疗质量的保障密码。 第1阶段:基础医学教育(2-3年) 核心任务:在解剖室与图书馆之间修炼"医学基本功"
第2阶段:临床实习(4-6年) 核心任务:从"背课本"到"救真人"的惊险跳跃
第3阶段:专业赛道冲刺(7-10年) 核心任务:在44个医学专科中杀出重围
(注:数据参考法国教育部《2025医学教育白皮书》及Onisep官方指引) 这套体系还埋着个"社会平衡器"——据统计,法国医生职业生涯累计纳税额高达230万欧元,难怪税务局要盯着医学院淘汰率发愁。
而那些熬过十年试炼的幸存者,终将明白一个真理:在法国,白大褂不仅是职业装,更是印着欧元符号的"战袍"。 结论:法国医学教育值得考虑吗? 虽然法国医学院的学费远低于英美,但其入学难度却更胜一筹,尤其是第一年高达 80% 的淘汰率,竞争之激烈可谓“地狱模式”。 此外,法语作为一门对中国人来说较难掌握的小语种,国际学生从零开始学习并通过医学考试,无疑是双重挑战。
然而,“铁饭碗” 和 高薪资 的现实,依然吸引着无数华裔家庭。许多父母早年远赴海外,语言不通、人脉有限,深知社会竞争的残酷,因此希望子女能借助公平、低成本的法国公立教育,赢得社会尊重,实现阶层跃迁。 更重要的是,法国医学院不设年龄和国籍限制,为所有怀揣医学梦想的人敞开大门。 它不仅给予年轻人机会,也为那些曾错失梦想、愿意投身医疗事业、渴望救死扶伤的人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奋斗之路。 对于勇敢追梦者而言,穿上白大褂的梦想,永远不会太迟。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20 03:39 AM , Processed in 0.0460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