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家与银行家 加拿大需要什么“家”?"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wrap-mode: wrap;">
那种认为银行行长懂宏观经济,是国家经济重要决策人的看法是错的。根据前总理哈珀的解画,卡尼任加拿大行行长时并未参与政府经济决策,2008年渡过金融危机的功臣也不是他。由此可见,卡尼自己及团队将他包装成懂政府经济的领袖型人物,这夸大其词了。
联邦自由党为了拉抬持续已久的低迷民意,终于拱出卡尼上台,他能否带领加拿大出低谷?能否挽救自由党于水火之中?能否担当起领导国家重任?并非闪亮的行长金招牌所能决定的。
有意思的是,作为毫无政府经验的政治素人,卡尼却常常把对手博励治的政治履历讲得非常不堪。每当博励治批评卡尼并指出自由党问题时,卡尼就不屑地反击称对手不过是毕生政客。
与卡尼相比,博励治政坛经验丰富早被公认,这种经验对任何从政人士而言,无疑是财富更多于拖累。卡尼为什么反复攻击对手的政治经验?无非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苍白。其实卡尼的前任特鲁多离开教师岗位后就一直在政治圈打滚,而且还干了多年总理。如果卡尼真要把对手的政治经历当负面指责,还不如去回首一下他前任的9年施政。
博励治是25岁当选为保守党国会议员,至今已有20多年政坛经验。他从政前,曾为加拿大电信研科公司做过客服,并就职于一间艾尔伯塔省的报社,他在卡加利大学修读国际关系,兼修商业研究。1999年大二时,他在麦格纳国际“作为总理,我会……”的征文比赛中获得大奖及10,000元奖金,从此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成为国会议员之前,博励治还与人合伙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3D Contact Inc.的公司,专注于提供社会传播、民意调查和研究服务。
从以上事实看,称博励治没打过一天工的说法是错的。当然与银行家相比,社会上有些工作可能未必那么耀眼,可正是因为那种普通人习以为常、赖以生存的行当,才让有政治抱负人士通过这种“接地气”的经历去接触社会、体验民情。
2006年哈珀上台执政,在长达9年的时间内,博励治担任过哈珀政府的两个内阁部长。2015年之后,他又在希尔和奥图的反对党影子内阁中担任过影子内阁部长、财经事务发言人。
既打过工也创过业,年仅25岁就当选为国会议员,还出任过执政党的内阁部长,当过反对党的影子内阁部长,又有20多年的议会政治的正反两面的见闻,这种阅历和经验在加拿大政坛上还不多见。这对打好总理这份工究竟有利还是不利?相信任何客观的回答都是“有利”!
如果因为自己曾经是银行界大佬,就贬低对手长期从政历史,这是不关心社会、不接地气、不解民情的心态作怪。
所谓政客就是长期在政治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一旦他们在政治舞台上有了被铭记的政绩,可能就被人称为政治家。银行家是专业,政治家也是专业,这两者并不抵触。可是作为政府总理,他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的体现,绝非某单方面的专长。加拿大不缺银行家、金融家,缺的是优秀的政治家,从最近9年自由党政府的施政看,这方面教训尤为深刻!
加美关税战暂时停不了,尽管从长远看,谈判取代报复对抗才是出路。但怎么在当前困难时期展现领导力?怎么妥善处理与不可捉摸的邻居的关系?这就与未来总理的综合能力及政坛历练有关。
卡尼与博励治之间,一位没有政坛经验,又高高在上,顽固笃信零排放经济理念,堪称不谙世事的银行精英。另一位有过基层工作和创业经历,在国会长期担任代议士,既了解民情与社会,也见过不同政府的良政与劣政、成功与失败,还有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内阁经验。这俩人之间,哪位更熟悉政府事务?更了解国家困难?更有办法对症下药?更有能力与美国打交道呢?答案不言而喻。
政治家与银行家,加拿大需要什么“家”?当然是有经验的优秀政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