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报道,外国游客及拥有永久居留权的绿卡持有人入境美国之前,要先思考如果面临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CBP)检查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应该如何因应,评估拒绝检查的下场有何风险。 数位隐私倡议组织“电子边疆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资深律师索菲亚‧柯波(Sophia Cope)说,入境前就要备妥计划,计划的具体内容则因人而异。 绝大多数执法机关检查手机等电子设备之前,都要举证具备相当理由(probable cause)并向法院申请搜索令(warrant),但海关人员长期以来可以在没有搜索令、没有相当理由的情况下径自检查手机。 报道指出,目前最可能被海关要求检查手机的族群就是非公民,包括外国游客以及拥有永久居留权者,若拒绝配合检查恐遭拘留或拒绝入境。 美国公民入境时有权不配合接受自愿检查(voluntary search),并不会遭到拒绝入境。 然而,公民不配合检查还是可能衍生问题,可能遭到拘留,手机被没收。 柯波指出,其他因素的风险也要列入考虑,包括手机里是否有不想让美国政府知道的敏感信息、文件,旅游地点是不是被美国列为加强审查的国家,自己有没有犯罪纪录或正在遭到任何调查。 如果带着公司提供的公务手机出差,行前最好跟雇主确认。 任职法律圈、国防界或银行界的人士,雇主可能要求海外出差期间尽量减少登入公司数据库,或对手机使用订定限制。 电子装置检查分为基本检查(basic search)与进阶检查(advanced search),根据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规定,若有合理怀疑(reasonable suspicion)就要进行进阶检查,海关人员把手机接上检查器材,储存手机内部资料。 根据规定,在任何入境地点的手机进阶检查储存资料,会被送到供所有海关人员无须搜索令便可搜寻的资料库,资料保存时间为15年。 拒绝为海关人员解锁手机,不表示能够保护手机内的数据,海关人员可以通过特殊软件查看内容。 完成检查之后,手机如果没有被列为物证,将获得海关归还,但时间恐怕要数周或数月之久。 报道指出,入境之前最好先查看手机是否有敏感资料需要删除,例如私密照片,讨论政治的对话内容、政治异议人士的联系方式、存有敏感文件的Google Docs等。 出游之前最好把手机资料备份,以免遗失。 另外,海关通常从回答内容寻找线索,例如持观光签证入境,却透露有工作事实,就可能被怀疑有非法行为或危害美国,进而面临手机检查。 专家指出,手机最好改成仅用密码登入,取消指纹或刷脸等生物辨识科技登入功能,根据宪法第五修正案(Fifth Amendment)条文,密码获得的法律保障较完整。 柯波说,担心检查就把手机或电脑内容全数删除,反而显得更加可疑。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3-31 03:41 PM , Processed in 0.0458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