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北京土著能穷到什么地步?

2025-4-1 12:00 PM| 发布者: 期待未来| 查看: 128| 评论: 0

我82年的,算是个京三代吧,从我记事起就是爷爷奶奶+我大爷一家三口+我们一家三口,共8口人,住在爷爷单位分的一套老破小三居室。

我爸是电工,我妈是副食品商店售货员,妥妥的工薪家庭。

印象中爹妈没亏过我嘴,想吃什么基本都能给买,当然那时候我确实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吃点肉包子和炸鸡腿就能让我高兴一天。

但玩具确实没有过,大院里其它孩子手里拿着玩具枪到处跑的时候,我的枪是用纸壳子和挂历纸做的,但也没觉得寒碜,玩得也挺乐呵。

一家8口人生活的那些年里,我能明显感觉到爷爷奶奶对我和我堂哥的态度区别,堂哥那是亲大孙儿,我则像个外人——为什么哥能吃我不能吃?一人一半不行吗?为什么哥能在家里拉粑粑我就得出去上公共厕所?奶奶你也抱抱我呗?

我爸是个非常听话的儿子,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愚孝”,对于爷爷奶奶的偏心,他从未表达不满,言听计从。

有意思的是,我和我哥玩玩闹闹感情很好,大人们之间则一直处于气压低的状态。

我出生时身上就有好几样不要命的生理缺陷,还没记事儿的时候就做了个差点要了命的大手术。

爷爷奶奶的偏心,加上身体先天不健康,让我妈对我极尽宠爱,借着她售货员的工作便利,经常给我买各种零食好吃的。可以说,别的小朋友吃过的我都吃过,他们没吃过的我也吃过。

最常吃的一种膨化食品,我叫它“鸡片”,一块二,虾条一块,脆皮雪糕6毛一根,义利的椰丝饼和威化饼干论斤称……

那时候没有嘚瑟这词,但在大院孩子们面前,我把嘚瑟演绎到了极致。

我爸对此是嗤之以鼻的,认为又费钱又对身体不好,但念叨归念叨,却从没拦着。

我爸对我的要求很简单,一是尊敬长辈,二是好好学习。

他能给予我的快乐,就是每周末骑着自行车带我出去逛公园。

一壶水,几个包子或懒龙……天坛,景山,北海,陶然亭……很多北京人号称这辈子没去过故宫、没去过颐和园什么的,我上小学前就把北京所有公园都玩遍了。

玩累了就找张长条凳子,给我铺个毛巾让我躺着,脑袋枕着他腿,我抬头就能看见他的两个鼻孔,他一抽烟,就成了个百分号%。

他一只手放在我肚子上,另一只手夹着烟,嘬一口,然后扭头往另一个方向吐……

所以我从小是没有家里穷这概念的,甚至一直觉得我比别人家孩子过得都好,很幸福。

对有钱没钱开始有概念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看别人都骑山地车,倍儿帅,我也想要,我爸不同意,说我还小,不安全,大点再说。

初二个子长到了170+,我妈把她的二四女士自行车给我了,自己坐公交上班。

我骑了几次,被同学嘲笑,不骑了。

之后开始痴迷篮球,也对球鞋有了概念,身边很多同学都穿耐克阿迪锐步匡威……最便宜的也得三四百,贵的大几百。

在此之前我的鞋没有超过50的。

我小心翼翼地向我爸询问,不出所料在他看来几百块钱买双鞋是天方夜谭般的不可思议。

我实在是想要,抓心挠肺的想要,磨了好久,我爸烦了,揍我一顿说:“什么破鞋顶tm我一个多月工资,想比去跟人家比学习?”

比学习是吧,也能比!初二下学期考了年级前十,家长会给我爸长脸了,到家主动提出给我买双鞋作为奖励。

我领着他去了国华商场,耐克,白底黑勾,420块钱。

我那个美啊,乐啊~但我爸还不让我马上穿,必须开学后再穿,我后来估计是怕我假期穿旧了开学再给别人看到效果不好。

于是那个假期我的宝靴一直放在窗台上“供着”,我没事儿就拿下来穿上在家里照镜子臭美,然后再脱下来供上去。

示意图

初中学习不错,中考本有望冲击四中,结果考了个599,上了本区的一个市重点,即便如此,也让我爸在亲戚们面前扬眉吐气,那副“嘴脸”,比我当年用威化饼干馋其它小朋友还嘚瑟。

他问我想要什么奖励,我说世嘉游戏机,问多少钱,我说一千多。

他顿了一下,又问我别的行么,我说那就算了无所谓。

第二天带着我去买了,游戏机1550,一盘饿狼传说二代180,暑假和我哥一起玩了个爽。

多年后从我妈那儿得知,买游戏机的钱是我爸问朋友借的,朋友一开始不想借,怕我们家还不上,但后来听我爸说是给儿子买游戏机,觉得我爸人挺实在,没瞎编理由,但不理解为什么花这么大一笔钱买个玩意儿?

我爸说,答应儿子了。

高中三年一共买过三双鞋,一年一双,都是拿考试成绩换的。

高一是原价699的蓝色锐步,高二是打折555的红色阿迪,高三是780的红色耐克,另外还有一辆捷安特山地车728,后来丢了,那时候有句话叫没丢过自行车的不算北京人。

多年后有次跟我爸喝酒时他问我,儿子你还记得当年在西单给你买的那双蓝色球鞋么,699块钱。

我说记得啊,我试了老半天,是真tm喜欢,又觉得是真tm贵。你问我多少钱,我说699,你又问我看好了么,看好了让人家开票儿……爸你当时掏钱姿势太tm帅了,跟戏说乾隆里那郑少秋似的。

我爸说你小子眼光不错,但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想说,你老子我,当时,兜里就带了700,谢谢你给我留面儿啊~

高三时,我爸赶上单位最后一批分房福利,分了南二环外一间平房,带个院子,院子里又盖了一间房给我,我爸自己动手盖的,和水泥,砌砖,铺房顶做防水刷大白……

我每天放学都绕路过去看一眼房子盖的怎么样了,我爸脏的像个泥人,每次见我都只有一句话——回家写作业去。

最高兴的是我妈,终于不用跟我奶奶住一个屋檐底下了。她去给我爸送饭,一边看我爸吃一边给他扇扇子,眼神里都是小星星,但爸每次都不为所动。

后来才知道,我爸也不是高冷,他是发愁,盖房子和翻新花了几千,问亲戚借的,而且是东拼西凑,借点,干点,再借点,再干点……

但不管怎样,18年来我们一家三口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虽然只摆的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桌子,但那是我心中神圣的城堡。

高中三年成绩尚可,高考却考砸了,比正常水平低了四五十分,想学热门专业只能上北工大,经老师建议,报了个外地的末流985,录取了,上大学这事儿就算搞定了~

刚考完试的时候我问我妈,咱是不是该去趟姥爷那儿了?

我妈当时脸色变了,垂着眼说,嗯,过两天去吧。

我说,还过什么两天啊,明儿去呗,您明儿不休息么?那我自己去也行。

我妈没说话,扭头站起来走了出去,我冲我妈的背影问怎么啦怎么啦,开启复读模式,我爸把手放在我肩膀上一抓,说,姥爷走了。

原来姥爷不久前去世了,怕影响我考试,全家都瞒着我。

姥爷是早年间枪林弹雨里活下来的老兵,各种奖章装了一抽屉。他是我认识的性格人品最“正”的人,没有之一,倔强古板,全家人都怕他,唯独我不怕,他是全家最疼爱我的人。

我是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也一直是全家平辈儿里学习最好的小孩,从小我姥爷就以我为荣,也念叨了很多年说以后要亲自送我去大学报道,去参加我毕业典礼,让我以后当科学家报效祖国……结果临了也没见着我上大学。

我开始感觉头晕,耳鸣,犯恶心。

当时正在饭桌上,我什么都没说,也说不出来,感觉喉咙被堵住了,又有点想吐,端起碗一边往嘴里疯狂的扒拉饭梗着脖子往下咽,一边任由眼泪往嘴里往碗里流,真咸。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去他坟前哭成个SB,非要把录取通知书烧给他,还是我爸冷静,说还没办入学呢,要不你先烧个复印件意思意思?

假期结束,我爸和我一起坐火车送我到了学校报道,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北京离开家,而且是一千多公里外,既兴奋又忐忑,一切都是新鲜的。

倒霉的是,军训一个月之后我莫名其妙得了肺结核,这是传染病,不得已办了休学,我妈听说后急得晕倒在家,时隔一个月我爸又来学校把我接了回去。

当时自己身体极度虚弱,咳血,喘,一米八的身高瘦到了110斤。

见到我的那一刻我爸明显愣了一下,想说什么但没说出口,我叫了一声爸,他过来抱了抱我,说,儿子,走,回家,声音有点颤。

我多少年没被我爸抱过了,感觉很不好意思,我说爸我这可是传染病,我爸说没事儿。

回北京后我爸立刻带着我去求医问药,还好那时候结核病已经不算是什么大事了,只是要吃很久的药并且静养。

治结核的药对肝脏有很大的伤害,需要配合护肝片一起吃,每天大把大把的吃药,尿出来的尿黄的发红。

这一病又花了家里不少钱,具体多少我不知道,问了我爸也不说,让我不要管,我知道他肯定又问别人借钱了。

将近一年时间,结核彻底钙化,痊愈了,我也养的白白胖胖,01年9月回学校重新上大一。

大学学费每年5500,住宿费每学期1200,每月生活费400,我爸还觉得挺多的了,但彼时我光吃饭就得300(食堂早饭2块午饭4块晚饭4块),剩下100水费电费洗漱用品IC电话卡……买瓶可乐算是挺奢侈的。

南方的冬天特别冷,屋里比屋外还冷,我买了床厚褥子花了几十块吧,那个月生活费不够了,问我爸要,我爸有些不满,我有点委屈。与此同时,我了解到,其实在我高三时我妈就被单位内退了,每月只能领400,也就是我大学生活费的出处。

大一大二那两年的大学学费住宿费也是家里借的,另外再加上我姨我舅的帮衬,我也不知道这些外债都是怎么还的,总之在亲戚眼里,我们家就是一直靠借债过日子的,他们从不掩饰对我家的鄙夷。

也就是这时候,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质疑,家里这情况,我居然还腆着个脸要这要那,我觉得自己真tm不是个玩意儿。

2001年,那间平房拆迁,补偿拿到手把旧债都清了之后只有不到11万,我爸跑遍北京城,找不着能买的房,想跟亲戚借几万,没人愿意,刚还钱又借钱,都觉得这钱我爸是必然还不上的。

最后我大爷给出提议,让我爸放弃爷爷奶奶那套老破小的继承权,他和我三个姑姑一共给5万,以后爷爷奶奶百年之后这房子跟我家没关系(那套老破小现在是学区房,市场价700万左右,在我哥名下)。

我爸同意了,之后在南五环边上(当年周边是彻头彻尾的农村)买了套两居室,我们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楼房住。

没钱装修,毛坯入住,家具不够,几个亲戚送了几件自己不要的,把家填满了。

我放寒假的时候搬的家,当天我们仨在新房楼下放了一挂鞭炮,一起包了顿饺子,在新买的暖白色吸顶灯的灯光下,一边吃一边互相傻乐。

大学期间我只有寒暑假才回家,因为火车票对我来说也不算便宜,T打头的车,硬座191,学生票96但不一定有座,卧铺最便宜的上铺286,没有学生票。

有一年假期我抢到卧铺下铺票,给我美出大鼻涕泡,加价50卖给同学了(那时候没有实名制),然后自己买96的无座学生票站17个小时回北京,感觉四舍五入赚了一个亿。

每次我爸妈都到西站接我,出站看到他们我就觉得已经到家了。

毕业后本想去深圳广州发展,但我妈以死相逼让我回北京,无奈撕毁已经签了的某企业三方协议,失去应届生身份回了北京,毕业即失业。

后来经朋友介绍进了中关村某小私企,IT行业,全公司40号人,除我之外最高学历大专,试用期月薪1000。

那时候我爸还是有点失望的,觉得我一个大学生出来工作挣的还没他多。

我拿到手的第一份钱是一周多的工资,371块钱,下班到家我倍儿硬气地说,今儿不做饭,咱出去吃羊蝎子。

我妈不舍得让我花钱,说还是在家吃吧。

我爸说听儿子安排,别扫兴。

我接茬儿道:子曾经曰过——骑着单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我爸说,小兔崽子,有点儿意思~

我们一家三口很少下馆子,那顿羊蝎子吃的真香。

我爸喝多了哭了,我妈没喝酒也哭了。

我妈哭我见多了,我爸哭我真没见过,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个劲儿敬酒。

现在回想当年我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转变还是挺快的,虽是新人,但小公司入行门槛低,往好听了说是没有技术壁垒,说白了就是什么都干。

那时候压根没有什么岗位职责的意识,领导让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当时自己也确实对技术抱有很大热情。

两个月提前转正工资涨到2000,一年后涨到4000,成了技术骨干。有天晚上我爸发高烧去医院打点滴,印象中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我爸去医院看病,人挺憔悴,脸没血色,下巴上几根白胡子茬儿很是扎眼,那也是我第一次感觉他老了。

我说,爸,我工资涨到4000了,他冲我竖了个大拇哥,用虚弱的声音来了一句——【艹,NB】

那段时间我挣的钱都自己拿着,给他们他们不要,说儿子你自己攒着吧,我俩钱够花。

我也没怎么攒,给家里换家具电器,这个月工资到了换个大电视,下个月再给他俩卧室装个空调……我还给我妈买了个金项链,她自打戴上就再没摘下来过,后来在挤公交时被人拽走了,她回家哭得像个孩子,我说再给她买一个,她却说什么也不肯要了。

又过半年工资涨到5000,这时候已经意识到,公司上限太低了,外面太大了,感觉自己像个井底之蛙,于是不顾老板苦苦挽留,07年跳去了一家上千人的大公司,谈薪资的经验不足,被HR压价,只拿了7000的offer。

这个数字对我爸妈来说已经超出认知了,我很平淡,甚至觉得亏了,他们却兴奋得不行。

我给他们报了个旅行团,苏杭那一片的8日游,那时还没有朋友圈,他俩挨个给亲戚打电话:下周别找我啊,我们出去玩儿去,儿子给报的旅行团,去南方,坐飞机去~。

第二家公司一干干了三年,期间工资只涨了到了8500,但职位从工程师升到了项目经理,全国各地到处飞,做了很多项目,认识了很多客户和同行,眼界开阔了不少,技术能力也突飞猛进。

最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认识了我媳妇,并且在08年确定了关系,她也是北京的,也是普通人家,但比我家条件好很多。

在此之前,我是压根没想过搞对象的,满脑子都是我这种穷B不配谈婚论嫁,先挣钱攒钱吧。

但遇到她让我想法变了,她没嫌弃我条件不行,愿意跟我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携手往下走吧。

也是因为她,那几年我在工作上的干劲十足。

2010年跳到了另一家合资企业,工资涨到12000,干了一年,压力山大,曾经一个月干出300个工时,人都累傻了,某天凌晨3点多下班过马路,恍惚间闯了红灯,差点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泥头车给秒了——背包被车头剐了一下,人被带飞出去五六米,所幸只受了皮外伤。

之后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机缘巧合下跳到了一家甲方单位,工资涨到14000,还有4-6个月的年终奖,福利不错,年薪突破了20万。

2011年,我们俩领证了,没房没车,南三环租了个一居,2500一个月,没办婚礼,出国玩了一圈。

随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努力工作,很少晚上9点之前到家,有时甚至不回家连轴转,年年绩效优秀,算是单位卷王之王,搁现在妥妥的网友口中的“工贼”。

当时满脑子都是攒出首付买房。

我清楚的记得,有次跟我媳妇约在某地见面,我让她坐地铁,结果她坐公交来的,让我多等了十几分钟,我有点不高兴,她说地铁两块公交4毛。

这件事让我难受了好久。我必须让我媳妇住上自己的房子。

2012年底,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凑够了首付,在东四环外买了个一居,背上80万房贷。

31岁的年纪,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

房子是二手的,跟我媳妇娘家一个小区,挑这个地方也是为了报答岳父岳母不嫌弃我,愿意把闺女托付给我,让我媳妇每天都能回娘家。

办完过户那天我俩又跑到空荡荡的新房里,这儿看看那儿摸摸,虽然已经看过好多遍,虽然房子就那么点大。

我突然情绪上头,四仰八叉躺倒在地,我媳妇二话没说也躺倒在我旁边,搂着我说:有家啦~~我侧着头看着她的脸——嗯,有家了。

那一刻,我又一次感受到小时候头枕着我爸的腿躺在公园长凳上的那种踏实。

不一样的是,此刻的我成了别人的依靠。

结婚,买房,我爸妈有多高兴就不细说了,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数次表达对我、对我媳妇和岳父母的愧疚,总是念叨别人爹妈都给孩子准备钱准备房,他俩没本事没帮上什么。

我也说了无数次行了别提了,再提我真急了。

但没用,还是动不动就念叨。

房是买了,但爪干毛净,装修钱没着落,等了几个月,拿到了到新单位以来第一份年终奖,按惯例挨个和部门总面谈,领绩效信。

接过信封打开一看,绩效A,奖金9万。

领导说,这是我能给你争取的最好结果,别嫌少,你还有潜力……不知他注意到没有,当时我的嘴角比AK还难压。

这装修和家具电器钱不就有了吗~现在再回头看,这房买的,算是及时上车,再晚一年可能真的就买不起了。

之后的十年间,收入一直在涨,现如今我们两口子一年也有个大几十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经济方面算是没什么压力了,挺知足的。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北京普通小老百姓,过去这四十多年的真实生活。

注:本文转自知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2 02:36 PM , Processed in 0.0461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