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买新车,车型是否保值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查看汽车保值率/折旧率,可以从侧面了解特定车型的性能、耐用性和受欢迎程度等,成为买车参考指标之一。 3月25日,汽车搜索和研究公司iSeeCars分析了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期间,售出的超过80万辆5年车龄的二手车,以确定不同车型的5年折旧率,以及所有汽车整体的5年折旧率。 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细分市场车型的折旧率差异很大,电动汽车在购买后贬值最多,5年内贬值58.8%;卡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保值率最高,分别贬值40.4%和40.7%。 保时捷911和718 Cayman(卡宴)、雪佛兰Corvette、丰田RAV4和本田CR-V等跑车或小型SUV,在保值汽车排名前25名中占据主导地位。 电动汽车和豪华车型,如捷豹I-PACE、宝马7系、特斯拉Model S和日产聆风(LEAF),占25款贬值最多的汽车中的23款。 每种车型在2025年的贬值幅度都比2023年更大,但混动车的保值率最接近疫情期间每个细分市场经历的保值峰值。 二手车价格自疫情期间达到峰值以来有所下降,这反映在所有车型的5年折旧率上升上。这个数据意味着新车在5年后会亏损更多,因为COVID期间工厂关闭后,新车和二手车的供应恢复缓慢。 所有车辆折旧率平均水平为45.6%,高于2023年的38.8%整体降幅,但低于2019年的49.6%整体降幅。 iSeeCars执行分析师卡尔‧布劳尔(Karl Brauer)表示:“购买新车时,折旧仍然是最耗费成本的一个因素。不同车辆类型和具体型号之间的差异,是消费者在研究下一次购买(新车)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之间的差别,可能会导致数万美元的价值损失。”他说。
最保值的25款车型中,丰田车占八款,而本田备受欢迎的轿车思域(Civic)排名第五。 1. 保时捷911跑车:19.5% 2. 保时捷718 Cayman跑车:21.8% 3. 丰田塔科马(Tacoma)皮卡:26.0% 4. 雪佛兰Corvette 轿跑车:27.2% 5. 本田思域(Civic)轿车/掀背车:28.0% 6. 雪佛兰Camaro跑车:28.0% 7. 丰田Tundra卡车:29.1% 8. 福特野马(Mustang)跑车:29.2% 9. 保时捷718 Boxster跑车:29.6% 10. 丰田花冠(Corolla)掀背车:30.1% 11. 斯巴鲁BRZ跑车:30.2% 12. 丰田RAV4/RAV4混动SUV:30.9% 13. 丰田4Runner SUV:31.3% 14. 丰田花冠轿车:31.4% 15. 斯巴鲁Crosstrek SUV:33.0% 16. 斯巴鲁Impreza休旅车:33.4% 17. 雪佛兰Corvette跑车:33.7% 18. 吉普牧马人SUV:33.9% 19. 本田HR-V SUV:34.0% 20. 福特Ranger卡车:34.7% 21. 本田雅阁(Accord)轿车:34.9% 22. 丰田普锐斯混动车:34.9% 23. 本田CR-V SUV:35.2% 24. 斯巴鲁WRX轿车:35.5% 25. 丰田凯美瑞(佳美,Camry)轿车:35.5% 丰田RAV4、本田CR-V和斯巴鲁森林人等小型SUV,是新车市场上最畅销车型。这些车型在二手市场上的需求依然强劲,反映在其高保值上。 1. 丰田RAV4/RAV4 Hybrid:30.9% 2. 斯巴鲁(Subaru)Crosstrek:33.0% 3. 本田(Honda)HR-V:34.0% 4. 本田(Honda)CR-V:35.2% 5. 斯巴鲁森林人(Subaru Forester):37.9% “实用性、燃油效率和实惠价格相结合,使紧凑型SUV成为业内最受欢迎的类别之一,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买家。”布劳尔说道。 小型SUV整体5年平均折旧率是45.5%。 斯巴鲁Crosstrek(Subaru Crosstrek)(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在电动车类别,只有两款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3 和现代科纳电动汽车)的折旧率低于58%的平均折旧率。但是,5年前电动汽车还很罕见,在这一类别中,捷豹I-PACE排名最差,5年贬值超过72%。 1. 特斯拉Model 3:55.9% 2. 现代科纳电动车(Kona Electric):58.0% 3. 起亚Niro EV:59.2% 4. 保时捷Taycan:60.1% 5. 特斯拉Model Y:60.4%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2 08:06 PM , Processed in 0.0464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