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瘾”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率。 医生指出,震颤性谵妄是酒精戒断症候群中最严重的一种,特征是明显烦躁、坐不住、幻觉、妄想、血压不稳、意识模糊或定向感障碍,若没有及时治疗,恐增心血管疾病、失智等风险。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院长黄名琪指出,在停酒的初期8~12小时,可能会历经所谓的酒精戒断症候群,而让停酒更加困难,症状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手抖、冒汗、心悸)、颤抖、恶心、呕吐、失眠、焦虑、不安、幻觉和癫痫发作”等,其中最严重的是“震颤性谵妄”。 “震颤性谵妄”会明显烦躁、坐不住、幻觉、妄想、血压不稳、意识模糊、或定向感障碍(认不清人、时、地),通常在戒酒后48~72小时开始,如果没有及时识别和治疗,会增加住院时间和内外科共病问题(如心血管疾病或感染),死亡率则高达20%; 此外,大脑机能恐会明显下降,影响各方面功能表现,甚至会提升失智的风险。 根据研究显示,长期饮酒会损害记忆力、注意力、学习力、冲动控制或情绪表达能力、以及挫折忍受度。 黄名琪指出,过去曾和国卫院研究员刘玉丽实验室合作发现,一个血中的一个蛋白质分子神经丝轻链浓度在酒瘾个案体内显著高于一般健康受试者。 黄名琪说,神经丝轻链是目前学界常用来代表脑神经损伤程度的指标,愈高代表脑神经损伤愈严重,这意谓酒瘾者的脑神经损伤比一般健康人严重许多。 目前医学上缺乏准确的检测指标来判断酒瘾患者是否会发展成震颤性谵妄。 黄名琪和刘玉丽进一步与瑞士苏黎世大学Bavato教授合作,发现血中神经丝轻链浓度可望作为“震颤性谵妄”的预测标记,研究团队测量了224名因酒精戒断治疗而住院的酒瘾患者及116名健康对照者的血中“神经丝轻链”浓度,并追踪观察他们是否出现“震颤性谵妄”。 结果显示,震颤性谵妄患者的神经丝轻链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并且特定浓度的神经丝轻链可以有效地预测在戒断期间会不会出现“震颤性谵妄”,风险值高达9.43倍。 更重要的是,“神经丝轻链”的升高显示出在“震颤性谵妄”发生前,神经损伤已经存在。 黄名琪强调,该研究揭示了长期饮酒潜藏着脑部损伤的风险,而神经丝轻链可望在未来作为“震颤性谵妄”风险评估的指标,医疗人员能在早期就辨识出酒瘾患者中哪些人可能发展出“震颤性谵妄”,早期治疗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6 01:59 PM , Processed in 0.0451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