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 六六网  www.66.ca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搜索

台湾不必忍气吞声

2025-4-6 03:00 AM| 发布者: 魜形師| 查看: 163| 评论: 0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记者会上高调宣布,针对全球主要贸易国祭出“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政策,宣称美国长期被不公平贸易对待,如今将针锋相对,调整各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 根据其公布的清单,台湾名列其中,未来将被课征32%。

许多人或许仍以为,这不过是川普一贯的政治语言,或某种对中国贸易战的延伸。 但事实上,此次针对台湾课征高额关税的举动,意味着一个更深层的地缘政治经济变局:美国将以关税作为国力投射与供应链重组的工具,对盟友也不再手软。

对于这种以贸易为手段进行战略压迫的手法,政治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早在1945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国力与对外贸易结构》(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中就已洞见其本质。 他指出,对外贸易表面上看似是互利互惠的交换机制,实则潜藏着权力不对称的结构。 当一个国家在贸易上严重依赖另一国,这种依赖本身就可能被转化为政治支配与施压的渠道。

赫希曼称此为“影响效应”(influence effect):一国若能使他国出口集中于本身市场,或其供应链无可取代,便能利用“中断贸易的威胁”作为地缘政治控的工具。 此种策略在1930年代纳粹德国对东欧邻国的贸易安排中已有明确体现。 纳粹政权透过双边协议,让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出口严重依赖德国市场,进而迫使这些国家在外交与军事上屈从。

如今,美国对台湾的依赖结构正好是相反的格局。 过去是强国利用贸易依赖来控弱国,而今天,美国对台湾制造的电子零组件产品与台积电的芯片制造依赖甚深,却反而以此为由,对台湾课征惩罚性关税。 这种反向赫希曼效应(reverse Hirschman effect)——强权因自身依赖而企图扭转支配关系——正是川普此次政策的关键逻辑。

此次事件,也让台湾政府与人民再次看清国际现实:即使我们是华府口中的“民主灯塔”、供应链的“关键伙伴”,当涉及美国内部利益重整与选举逻辑时,川普对我们也毫不留情。

与此同时,欧洲的反应显得更为务实。 面对川普对欧盟加征20%关税,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3日立刻公开呼吁欧洲企业暂停对美国的投资,直到美欧贸易关系明朗化为止。 他在与法国工业界代表会议中表示:“近期宣布或即将进行的投资应暂停,直到与美国的情势明朗。”

借由暂缓投资这种企业界可控、具弹性、但足够有份量的手段,来对美国释放警讯:贸易不能片面作,否则将损害你所需的外部投资与产业链信心。

对台湾而言,我们是否也该有类似的策略性回应? 台积电对美投资金额将高达1650至2000亿美元,这不只是企业全球经略,更是国家战略布局。 我们无需立即宣布撤资,但可与法国一样,释放出“投资暂缓、静待情势澄清”的政策讯号,让美方理解:企业信心与政策稳定密不可分,若任意施加关税惩罚,只会逼使合作伙伴重新计算成本与风险。

我们也不必模仿中国式的强硬报复,但不应以“我们不能刺激美国”的自我设限继续容忍。 赫希曼在书中提到,弱国未必全然被动,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有限的工具创造迂回空间。 诚如他所说:“弱者或许仍能在制约自身的体系中灵活周旋,出奇制胜,让强者感到意外。”台湾并非没有筹码,而是我们常常忘了使用它。

在这波对等关税名单中,台湾与中国、越南、印度等列为高关税对象,看似公平对等,实则未审市场结构差异。 台湾对美出口多为高科技产品,其中逾七成为美商下单委托制造的电子零组件,如苹果手机的A系列芯片、高通5G组件、英伟达GPU皆出自台积电。 这些产品在全球几无替代来源,若课征32%关税,受害的不只是台湾厂商,更包括整条美国科技供应链。

但川普并不在意这些效率损失。 他的目的是让美国企业“回家”,将供应链搬回本土,哪怕成本高昂、效率下降。 他所诉求的不是市场“最佳化”,而是“可控性”,即对生产、课税、就业与技术转移的主权重新掌控。 而台湾,正因为技术太强、出口占比太高、对美关键角色过于明显,反而成为“美国工业复兴”的祭品。

赫希曼指出,当依赖关系进入极端不对称状态时,强势国家反而会将这种不对称视为胁迫工具。 他写道:“真正产生影响力的,不是贸易中断本身,而是中断的威胁。”今日川普未真正中断对台贸易,但仅是以32%惩罚性关税的一纸预示,就已产生压迫性效果,企业恐慌、股价震荡、外交焦虑一并爆发,正是赫希曼理论的现代演化版。

更讽刺的是,美国对台湾的关税制裁,并非因为我们不合作,反而是因为我们过度依赖、过度配合。 在川普眼中,台积电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美国在全球芯片战争中的“外包供应商”; 而他要做的,是逼迫这家供应商交出更多投资、更多产能、更多控制权。

台湾该如何应对这场不公不义的关税打击? 是否该立即暂缓台积电于亚利桑那州的投资扩建案,以示抗议? 此事并非单纯的报复性撤资,而是合理的策略回应。 毕竟,川普的政策根本未考量台积电对美国产业的贡献,甚至无视其在美国境内已创造千人就业与技术移转的现实。

若在此情况下,仍照表课投资上千亿美元,只会让对方认定台湾不敢反击,从而在未来更多议题(如军售议价、技术移转、地缘政治安全承诺)上得寸进尺。 因此,台湾应考虑暂缓相关投资,以争取更多谈判空间与政策说明。 这不意味反美,而是要求尊重与对等,是建构“高技术战略伙伴关系”的基本逻辑。

同时,台湾也应启动多边布局。 包括与欧盟、日本、韩国建立高科技产业战略协议,以分散出口市场; 并同步启动与美国国会、州政府层级的沟通管道,让友台议员与地方政府明确知悉:关税惩罚将损害地方就业与科技发展,而非提升美国竞争力。

在再版《国力与对外贸易结构》的序言中,赫希曼反思自己当年过于强调依赖的单向性,忽略了小国在结构中的回旋空间与反制能力。 他提醒我们,即便处于不对称体系,小国仍可透过多边策略、制度协议与政治联盟,创造可作的战略缝隙。 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弱者或许仍能出其不意,透过在制约他们的体系中灵活应对,让强者感到惊讶。”

今天台湾正站在这条路口。 川普的关税政策,并不等于美国的全部,也未必会获得全面支持。 台湾若能冷静应对、机动谈判,并精准运用自己的技术与产业优势,或许可以将这场关税危机,转化为重新定义美台经济共荣关系的新契机。

历史再一次证明:依赖从来不是单纯的脆弱,它可以成为反制的力量。 端看我们是否愿意以赫希曼的眼光,重新理解台湾的处境与潜能。

※作者为中正大学传播系教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10 04:50 AM , Processed in 0.0490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