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5日报道,中国在川普回锅白宫后,试图摸清华府对中政策却屡屡碰壁。 随着川普最新一轮对中高关税,北京也从寄望重启对话转为挫败与愤怒。 美中沟通机制几近停摆,双方恐陷入你来我往的报复循环,甚至在短期内难以重启谈判。 北京一开始对川普第二任抱持谨慎乐观,但在川普就职后数周屡次尝试接触新政府遭冷处理后,北京则转为保守观望,一来是出于看好戏,认为关税战可能加剧通膨、冲击美国市场且惹怒其盟友,让川普不得不选择让步; 二来,习近平方面也不愿意显得过度殷勤。 华府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FDD)资深研究员辛格顿(Craig Singleton)表示,“川普与习近平正陷入一场『压力与面子』的矛盾僵局”。 他描述,川普的策略是极限施压加上无预警外交接触,并且认为筹码与谈判可以互补; 而习近平则更谨慎保守,依赖拖延与自律。 辛格顿指出,倘若习近平过早介入,可能会显得中国软弱。 再者,北京缺乏与川普团队的实际接触,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川普第一任期期间,中国时任驻美大使崔天凯曾与川普女婿库什纳建立关系,成为协助两国领导人谈判的关键渠道。 然而在川普新任期上路后,北京尚未能与新团队建立任何类似的沟通渠道。 知情人士指出,现任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曾试图与川普顾问马斯克接触,寄望马斯克扮演制衡对中鹰派的潜在力量,但未有进展。 过去中国经常在局势紧张时寻求美国商界协助,如华尔街金融圈人士,但如今这些企业领袖多半不愿再扮演中美之间的“传声筒”。 一位美国高阶主管直言:“谁还想当这种角色? 没人想了。” 北京过度依赖正式外交的礼仪与传统程序,这也与川普团队的运作模式格格不入。 据熟悉中国决策思路的人士表示,川普方面点名希望与习近平的亲信如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直接接触时,北京方面立即退缩,认为这种临时、非制度化的安排政治风险过高,无法接受。 北京一开始先是错过以芬太尼为契机展开与美谈判,在长江和记卖巴拿马港口一事上又被美商捷足先登。 华尔街日报说,要说目前是谁在主导美中关系,那绝不是北京。 在实质沟通中断、谈判筹码不断流失的情况下,中方恐将愈发难以在对抗中找到突破口。 若双方持续互不让步,未来的互动恐怕只会是更深层、更无解的报复循环。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7 03:04 AM , Processed in 0.0447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