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众多,英雄豪杰辈出,有一位良将虽不出名,但却是刘备最喜欢的重臣,即使他投降至曹魏,刘备也不顾下属强烈反对,决定照顾好他留在蜀汉的家人,甚至到了晚年还提起他,这人名为黄权。 黄权早年是刘璋的属下,在刘璋准备迎接刘备入蜀,协同对付汉中张鲁时就提出反对,因为他预测刘备这一来,就没打算再走,不过刘璋并没有听进意见,还将黄权流放。刘备与刘璋正式交战后,黄权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投降,刘备相当重视这位才气与气节相俱的人才,在黄权决定投入麾下后,给予了大官职位。 黄权也没让刘备失望,在他的建议下,蜀军发动了汉中之战,击毙了魏名将夏侯渊,占领了汉中,除去了蜀汉北方巨大的威胁。世人都知道能成功夺取汉中主要是法正的谋略,但其实规划最早是出于黄权。 刘备称王后,黄权被任命治中从事,官阶更大。在知道刘备欲讨伐孙权时,黄权曾予以劝阻,但刘备仍亲率大军与东吴作战,结果吴军凭借著水军作战优势,打赢了蜀汉军队,刘备率军逃跑,但在北线作战的黄权返家之路被吴军阻断,只能无奈向曹魏投降。 黄权投降曹魏后,被任命为镇南将军,幸运获重用。曹丕曾问他归顺原因,黄权表示,自己曾受过刘主的恩宠,不能降吴,但又不能回去蜀汉,于是前来投降。 蜀国在得知黄权投降的消息后,原本要对其家人做出处置,不过刘备以“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表明了态度,要求善待黄权的家人,黄权的儿子黄崇后来还当了尚书郎。 黄权之后的官越做越大,也备受司马懿器重。黄权虽然是降将,但从不迎合时势,对故国妄加言论,一直到晚年,都还被刘备惦记著,曾说“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表示失去了黄权,但又得到狐笃,这世上不缺乏贤士呀。无赫赫战功的黄权,因无法满足许多人的英雄情结而未广为人知,可说是三国最被埋没的人才。 (示意图)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17 02:30 PM , Processed in 0.0459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