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战略 始于一个人反对所有人的霸凌, 导致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恐慌, 实现所有人反对一个人的结果。 这就是川普关税的逻辑闭环。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GDP是第一, 中国和美国是双峰并立的超级大国, 然而对华关税征收104%, 下手态度没有任何尊重, 而中国最需要尊重, 整个过程拒绝实际接触, 而中国表示愿意磋商。 中国的官媒评论说,华盛顿以牺牲所有国家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推进美国的霸权野心。 没有说出来的图景是,逼迫所有国家,追随美国,孤立中国。 事实上, 这场关税战争千头万绪, 唯一目标是孤立中国, 事实上, 川普决定重回冷战, 把中国变成苏联。 最终, 像搞垮苏联一样,搞垮中国。 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大战略, 蓄谋已久,其心可诛。 2、遏制战略的核心 让我们先来观察更深远的时局图。 对待冷战的死敌苏联, 美国的大战略是乔治·凯南的遏制[Containment]。 然而,政治遏制搞不垮苏联,军事遏制也没有用, 真正有效的是经济遏制。 遏制战略的核心, 正是建立这样一种经济体系: 损害莫斯科,成就华盛顿。 可以自由选择的国家都知道,与美国结盟的利益,大于与苏联结盟。 因为莫斯科可以支持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但没有实力支持一个国家, 美国却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 办法就是自由贸易, 对美国不公平的自由贸易, 削弱美国经济,增加附庸国实力的自由贸易。 美国正是通过不对等的关税和豪爽的外援,重建西欧,扶植新兴第三世界经济体, 孤立苏联,破坏苏联, 最终搞垮了苏联。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美国这种大战略的史诗性延续。 美国假想在后冷战的伊甸园里,中国和美国永远一条心,且永远愿意接受附庸地位。 美国之所以能这样做, 是基于二战后雄厚的实力, 基于盎格鲁传统对欧洲同宗的亲近, 基于新教文化对人类众生的怜惜。 但美国依然付出了沉重代价。 曾经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多钢铁工业制品的美国,现在经济体系不得不依赖于外国生产。 准确地说,是MAGA美国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红州和摇摆州的工业在倒闭中衰竭,川普选民在芬太尼中死去。 3、新地缘政治 这种经济体系随着时间推移,本就岌岌可危。 而地缘政治格局更是沧海桑田。 曾经,虽然有进步自由主义和保守自由主义的区别,美国人相信两党都是盎格鲁-新教的子孙。 但现在MAGA党美国人发现, 民主党和他们已经不共戴天。 曾经,虽然有内外的区别,美国人相信美国和欧洲源于同一个文明。 但现在MAGA党美国人发现, 英国正在成为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穆斯林国家;法国通过对政治候选人判刑,来阻挡人民的洪水猛兽;发布表情包的德国公民会被监禁,只要政府认为这是种族主义或厌恶女性。 更恶劣的是,正是依靠对美国的非关税壁垒和国防依赖, 这些左翼和建制派右翼的卑贱寄生虫, 方才得以进行末日狂欢。 曾经,虽然有发达和发展的区别,美国人相信全世界都向往美国。 但现在MAGA党美国人发现, 这些人跑到美国来,烧美国国旗,强奸和杀死美国女性,要美国白人为自己的肤色忏悔。 对西欧,对第三世界, 新地缘政治形势, 再也不值得MAGA美国人牺牲自己。 不仅如此。 由于把生产外包给他们, 左翼欧洲的罢工和骚乱,第三世界的叛乱和政变, 随时影响对美国的基本产品供应,伤害美国的国家安全。 自由贸易, 对MAGA美国人的风险,已经超过收益。 与此同时,冷战地缘政治的残余也彻底消亡。 俄罗斯竟然把俄乌战争打成僵局, 暴露它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不可逆衰退。 川普更加可以放心大胆地抛弃对俄罗斯的遏制战略, 这意味着, 他再也不会牺牲MAGA的美国,喂饱忘恩负义的欧洲。 4、中国 然而,再也回不到旧时代。 美国自我削弱,内部自相残杀。欧洲忘恩负义,末日狂欢。第三世界浑浑噩噩,以将美国和欧洲反向同化为己任。 智慧而勤劳的中国,光速崛起于旧地缘政治的废墟,成为巍然独立的地标,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川普恐慌于, 芯片、造船、制药、钢铁、无人机等关键的制造行业, 乃至于航母芯片, 都离不开中国。 他恐慌于, 美国的炮弹制造能力,甚至难以跟上俄罗斯的步伐,而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 川普似乎深陷黑暗森林魔咒, 他相信,2027年,西太平洋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决定提前采取行动, 重新调整美国的经济,再融资美国的债务,重新平衡美国的贸易。 5、新遏制战略 但中国不是苏联。 美苏冷战期间,盟国明确同意和敌国进行极少的贸易。 2024年, 欧盟和中国的商品贸易总额是7858亿美元,欧盟逆差约2471亿美元。 欧盟和美国的商品贸易总额是9759亿美元,美国逆差2356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的商品贸易总额是5824亿美元,美国逆差2954亿美元。 这不叫冷战,这叫一个如胶似漆。 川普的新遏制战略很明确: 关税清单上有185个经济体; 唯一的敌人是中国; 不再采取盟国间的自由贸易; 削弱所有国家,对左翼和建制派右翼的欧洲尤其如此; 强逼所有国家选边站队; 追随美国反对中国。 这不是杜鲁门的遏制战略。 这是春秋年间的齐楚争霸。 这是伯罗奔尼撒的雅典斯巴达战争。 第三方国家, 只有通过服从避免更大损失的选择。 没有左右逢源进而渔翁得利的空间。 上一次是根据冷战创造贸易战略。 这一次是凭借贸易战略创造冷战。 6、围堵 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数额、予取予夺的傲慢和拒绝接触的冷漠, 是堵中国产品出口的直接路径。 对越南[46%]、泰国[36%]、印尼[32%]、柬埔寨[49%]的高额关税, 是堵中国产品出口的转口策略。 越南和东南亚已成为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渠道。越南近三分之一的新投资来自中国公司。 对澳大利亚海外领地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的征税, 岛上盛产企鹅,荒无人烟, 正是这种荒诞举动背后的现实逻辑。 加拿大和墨西哥幸运地被免除新关税, 然而,USMCA自由贸易的重新谈判, 美国的主要要求之一, 就是这两国将其对华关税,与美国保持一致。 这就是缔造一个新北美自由贸易集团, 由美国主导, 把中国排除在外。 即便欧盟同意汽车和工业品零关税,川普都不放过, 愤恨于欧洲的增值税、货币操纵、倾销、出口补贴和假标准这些所谓非关税壁垒, 对越南率先答应的零关税同样如此态度, 这就是为了挤压盟国的渔利空间, 从而它们更无法和中国做交易。 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将中国产品坚决堵在美国外面,尽可能堵在中国国内。 即便是反川普关税的歇斯底里症媒体华尔街日报, 都指出了这里面的异常:川普对中国加紧施压,同时对其他国家敞开谈判大门。 而纽约时报则感叹:全球领导人争相向川普示好,希望在关税问题上影响他。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洋洋得意地说,多达70个国家希望就川普关税进行谈判。 因为古希腊的名言是如此残酷: 强者为所欲为,弱者受其所受。 川普等于是像雅典使者对米诺斯人一样说话: 你们必须在我们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不站在我们这边, 我将摧毁你们, 无论是通过关税, 还是撤走军队, 甚至纵容俄罗斯出击。 7、合纵 新遏制战略不仅全力切断中美, 还试图分隔中国和其他国家。 如果听托马斯·弗里德曼、保罗·克鲁格曼、弗朗西斯·福山这几个著名的川普精神错乱综合症患者, 那川普是疯子,必败,全世界会联合起来。 他们把世界应该如何,等同于世界就是如何。 读传统媒体也是一样, 大西洋月刊说:没有美国,贸易仍将继续。 华盛顿邮报说:中国和其他美国贸易伙伴建立了创伤纽带。 经济学人说:川普关税可能最终让中国再次伟大。 真实的世界需要更审慎的认识。 纽约时报惊呼: 海啸来袭。 中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 过去四年,国有银行向工业借款人额外发放了1.9万亿美元贷款。 几十年来, 全球最大的汽车工厂, 一直是大众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工厂。 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 正在中国建设两家工厂, 每家工厂的汽车产量, 都是沃尔夫斯堡工厂的两倍。 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 已从2000年的6%增至32%,且仍在继续上升, 中国工厂的产量, 大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英国制造业的总和。 中国制造业的投资和进步, 正引发一波出口热潮。 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到泰国和欧盟, 都在提高对华关税, 只不过没有像川普那样声张。 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承认, 川普关税对欧洲不利, 但与中国拉近关系, 并非灵丹妙药, 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包括失去其历史悠久的汽车工业。 这条创伤纽带,如何对抗中国和美国以外的世界的固有冲突, 这场海啸,如何化成沐浴中国和美国以外的世界的欢笑浪花, 是一个巨大考验。 8、美元 孤立中国的杀手锏, 是所谓海湖庄园协议, 由川普和斯科特·贝森特、其首席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共同制定。 其步骤是, 通过关税, 破坏现有的经济秩序, 迫使各国坐上谈判桌, 各国将被要求通过货币协议采取措施, 降低美元的价值, 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全世界都说, 川普你怎么砸掉金饭碗? 美国享受过度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 正是因为强势美元, 因此承担一些逆差代价, 这算得了什么? 川普则说, 这个特权现在毫无用处, 美国已经陷入末日: 制造业衰退,经济不平等现象蔓延,国家负债累累,需要为所谓盟友提供军事保护——其中很多现在实际上是价值观的敌人, 而这一切, 首先摧毁的是MAGA。 降低美元价值, 会导致中国的美元资产缩水,中国的出口受损。 中国持有世界上最多的约3.2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IMF估计其中美元可能占到60%。 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发动金融战争。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副教授詹妮弗·伯恩斯承认, 川普的疯狂关税和金融战争, 目的是将中国和世界经济隔绝, 虽然混乱,但有秩序, 难知成败,但策略昭昭。 9、新冷战 川普刻意创造的新冷战已经降临, 一张孤立中国的大网正在险恶编织。 且看今日之域中, 竟是谁家之天下。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21 04:45 AM , Processed in 0.0450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