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台湾歌手Tank(本名吕建中),近日高调公开去年他在中国接受亚洲首例“心和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的消息,再次让中国“活摘器官”、“器官买卖”等议题受到外界关注,甚至有人翻出有中国医生将疑似强摘早产儿肾脏做器官移植的2例个案报告做成期刊,令人毛骨悚然。 对此,奇美医院加护医学部主治医生陈志针对前述2例个案提出4点令人“细思极恐”的质疑,最后更直呼“打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真的是无比沈重......”。 本身是妇产科医生的卫福部次长林静仪,上周六(12日)特别搜寻到外国学者对于2名中国早产儿作为肾脏器捐者的投书,还发现这2例个案在更早之前还被中国医生写成期刊报告,贴文曝光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而陈志金周日(13日)发文呼吁台湾社会大众,“某艺人自中国移植心肝被中国媒体以此为成就大肆报道,引起台湾不少人对于中国『高度发展』、『领先全球』的器官移植议题的关注,有些讨论故意混淆视听,让民众也对台湾的器官移植产生疑虑,请大家放心,这几天讨论的争议,是在讨论『中国的情况』,与台湾无关, 也请不要影响台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器官捐赠风气、让有意促成大爱的人产生疑虑。” 他接着说:“某艺人是否运气这么好,可以同时获得心肝移植,不在此篇的讨论范围,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议题是『早产儿捐肾给成人』。 早产儿的肾脏这么小,真的可以捐给成人吗? 这个不是传言,而是事实,是已经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的《案例》,就是2023年这篇(林静仪分享),极低体重29周早产儿《捐肾》给成年人的论文,近日引发广泛讨论,该期刊应该会发现,怎么近日这么多台湾人下载来阅读?” “论文的标题强调的是『最低体重和年纪』的器官捐赠者,似乎把这个视为一项医疗上的重大『突破』或『成就』。 而目前在台湾大家讨论的是,这当中有没有伦理的问题? 有没有非自愿的问题? 有没有牵涉到买卖的问题? 是否是计划性、系统性的进行? 早产儿是否有受到积极的抢救?” “两名大约29周的早产儿,体重都还不到1.2公斤,两例都不是『脑死』后的捐赠,而是在『撤除维生』后『心跳停止』后的捐赠,『被宣告无法救治』...... 父母在婴儿出生2、3天就'接受撤除维生'。 是的,论文中写的是'接受'而非'要求',这表示,是'被动'的'接受建议'吗? 有没受到什么压力呢?” 接着陈志金讲述2例个案的概况,并提出4点令人“细思极恐”的质疑,“第一例早产儿的两颗肾脏加起来才24克,捐给一位75公斤的『34岁』、『没接受过洗肾』的年轻女性; 第二例早产儿的两颗肾脏加起来才27克,捐给一位46公斤'25岁'、洗肾六年的年轻女性。 这样的情况对于台湾的医疗来说,是『非常无法想像』的事。” “首先,在现代新生儿加护病房照顾之下,29周的早产儿,是有很高的机率可以健康长大的。 即使是病情很不乐观,对于'满心期待新生命到来'的父母来说,放手是很困难的事,通常就是'救到底'。 能够在出生不到3天,就做出这么艰难的决定,到底是不是有人'故意引导'? 还是中国的生命教育,让父母就这么的'听天由命'? 抑或父母无法负担继续治疗的费用,不得不做这样的选择? 在3天内,就果断的决定。 也因为他们快速的决定,肾脏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缺血,功能得以保存,可以用作捐赠。” “第二,受赠者都很年轻,洗肾年龄都很短,有一位甚至还没洗过肾? 这个我们真的无法想象! 是中国等待换肾的人很少? 还是肾脏来源很多? 让她们的等待顺序可以这么快排到? 还是她们太幸运了,这两名早产儿,就只能配对到她们? 没有洗过肾,就能够换肾? 这个很难想象,不免让人想到,是不是有经过什么『刻意』的安排?” 近日中国早产儿肾脏做器官移植的相关报告引发台湾网友热议。 情境照,人物与本文无关。 “第三,器官捐赠,从通报、配对等等作业,都需要时间,这样的效率,如果没有『提前准备』,真的是很惊人! 第四,.最后,有注意到吗? 两位早产儿都是女婴,这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 这或许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 还是无法讨论的事? 但是,在自由民主的台湾,相信有很多医疗人员,心中都存在着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打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真的是无比沉重......” 最后陈志金分享台大医院小儿部陈倩仪医生针对这2例个案提出的2个重点,其一为“早产儿『没救,但是肾脏可以用』,这件事是极不可能存在的事”,其二为“早产儿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血让她在出生后才去做配对”,陈志金怀疑,第一点“要不是早产儿是在健康情况下被摘器官,就是论文造假”,第二点“则是有可能事先就配对好了”。 |
联系电话:647-830-8888|多伦多六六网 www.66.ca
GMT-5, 2025-4-15 04:43 AM , Processed in 0.0441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